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閩南文化成為閩臺兩地民眾的“精神家園”

2010年03月02日 11:0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福州3月1日電 題:閩南文化成為閩臺兩地民眾的“精神家園”

  新華社記者沈汝發、孟昭麗

  “臺灣的閩南人佔73%以上,臺灣文化是閩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臺灣文化既延續了閩南文化的精神,又推陳出新。

  2月27日至3月1日,林豐正率團參加在此間舉行的首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節。這一活動由臺盟中央、泉州市政府、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和臺灣成功大學、臺灣“中華閩南文化研究會”等共同主辦。來自臺灣的南音社團、歌仔戲劇團、南少林武術團、專家學者等300多人參加。

  “臺灣供奉的神靈都是閩南帶過去的,臺灣人的生活習慣、信仰是閩南文化的延伸。”林豐正説,兩岸和平發展已經成為兩岸的主流民意,兩岸中國人要有善意來實現,閩南文化將發揮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福建社團聯會主席林樹哲説,臺灣中南部語言、民風民俗和閩南一樣,福建沿海一帶有七、八成都有臺灣的宗親,“我到臺灣去,他們都當我是臺南人”。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館長楊彥傑説,閩南文化是一種族群文化,在海峽兩岸有著很高的同質性,這種文化以血緣為基礎,具有很強的堅韌性和民眾基礎。

  閩南文化與臺灣文化之間,可謂“一脈相承、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05年福建省政府公佈的10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中,有40多項與臺灣密切相關,許多至今仍在臺灣廣為流傳。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田雲鵬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