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閩臺兩“東石”元宵“數宮燈”映證兩岸血脈相連

2010年02月24日 15:3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晉江2月24日電 (記者 林永傳)在閩南晉江,有一個地方叫東石鎮,每年元宵節都會舉辦一個活動,名字叫“數宮燈”;在臺灣,同樣有一個地方叫東石鄉,每年同樣也有“數宮燈”的習俗。

  今年的元宵佳節,14位臺胞已確定前來參加福建晉江東石嘉應廟的數宮燈活動,並已提前在泉州定做要參展的花燈。

  東石鎮與臺灣隔海相望,古代帆船一晝夜即可抵。明代以前就有東石人橫渡海峽到臺灣墾殖定居,至嘉靖年間東石人前往臺灣謀生者更多。

  明末清初,鄭成功揮師東征,東石人紛紛隨鄭氏東渡臺灣;而後,晉江人施瑯奉旨專徵,統一台灣,以後又大量移民,所以東石籍的臺灣人非常之多。移居臺灣的東石人不僅把他們聚居之地也取名東石,同時還在當地興建碼頭、媽祖廟、關帝廟和嘉應廟,把老家東石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獨特風俗“元宵數宮燈”也照搬了過去。

  晉江東石有座嘉應廟,奉祀宋代魏了翁祖孫三代聖賢“三公爺”,俗稱“三公宮”。每逢元宵佳節,上一年鎮中新結婚的新郎官會提前三天,從家裏提著一對宮燈挂到嘉應廟的大廳中,正中另外訂制一盞公共的大紅繡球燈,連挂三個夜晚。從正月十三開始,嘉應廟裏舉辦為期三天的宮燈會,以此相互祝賀新春幸福快樂。當年青人在歡度元宵佳節之時,有心的老年人卻默默點數那挂在廟中的宮燈數字,並同去年的宮燈數比較,看看比去年增加了多少,子孫繁衍了多少,這就是東石“數宮燈”的習俗。

  目前,晉江東石鎮嘉應廟在臺灣己經有20多處分爐,如臺灣嘉義縣東石鄉嘉應廟、北港仔嘉應廟等。在臺灣,每年也同樣舉行“元宵數宮燈”的活動。

  2007年的元宵佳節,中斷了50多年的“閩臺共數一宮燈”的活動又在晉江東石鎮舉行了。2008年,東石“數宮燈”的習俗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此間民俗專家稱,閩臺兩“東石”元宵燈俗見證兩岸民俗相同、神緣相通、血脈相連。這種世代相續的元宵十五燈俗,既反映了兩岸東石人希冀家族繁茂、子孫昌盛的傳統心理,也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生動體現。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