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福建省永福鎮成臺灣農民在大陸投資最密集鄉鎮

2010年02月02日 14:2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農民在福建省的農業特色産業初見規模,2009年福建漳平創業園核心區域永福鎮“茶、花、菜”三大特色産業種植面積10.2萬畝,實現産值3.95億元,增長10.8%。永福鎮成為臺灣農民在大陸投資最密集鄉鎮。

  走過十里花街花香撲鼻,走進高山茶園滿目蒼翠。近日,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剛剛落成的臺緣山莊,舉行了2010年旅遊發展年啟動儀式。這標誌著國家級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正在從單一茶葉種植走向茶業種植、休閒觀光的農業綜合開發之路。據了解,截至目前,400多名臺灣農民在此深耕種茶,目前已落戶創業園臺資企業達49家,總投資18.15億元,其中農業企業42家。

  作為最早到永福鎮投資辦基地和茶廠的臺商,謝東慶説:“我在永福創業已經10年了,頭髮由黑變白,選擇永福投資的原因有兩條,一是這裡的小氣候好,二是這裡的服務好。”

  漳平九山半水半分田,交通成了一大問題,不少臺農嘴裏挂的是“路”。為此,漳平市去年投資8000多萬元的桂月線改造全線竣工,園區千畝以上茶園道路硬化全部完成。與此同時,還完成了1000畝高標準化農田建設和7000畝中低産田改造,投資3000萬元建成臺緣山莊,創業園內外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在鴻鼎茶業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忙著高山茶的晾曬、加工。漳平臺商聯誼會會長李志鴻説,他的高山茶訂單不斷,銷路看好,“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現在被前來觀光考察的臺灣投資者稱之為‘大陸的阿里山’啦!”

  李志鴻説,與許多地方的農民創業園不同,國家級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乃是“從無到有”,靠著兩岸同胞先行先試闖出來的。李志鴻原先在臺灣彰化的茶園主要種植軟枝烏龍茶。但那裏的茶園面積小,想擴大卻沒有地,加之臺灣的人工費用太高,缺乏發展空間。而永福平均海拔780米,四週高山環峙,形成了冬暖夏涼的獨特小氣候,十分適合臺灣軟枝烏龍茶樹的生長。因此,李志鴻就決定在永福鎮投資高山茶園,種植臺灣軟枝烏龍茶。從李志鴻到永福鎮創業伊始,永福鎮黨委、政府就持續為他服務。鎮領導親自帶他們找山地,協調山地租賃事項,還幫助他辦理各種手續。

  “創業園生産的臺灣高山茶過去主要銷往臺灣,隨著種植面積從原來的幾千畝拓展到如今的四萬多畝,臺灣市場的吸納能力已顯得遠遠不足。”李志鴻説,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去年七月創業園成立了大陸首個臺灣高山茶産銷專業合作社,創業園內的種茶臺農均加入了該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還專門聘請了原臺灣南投縣鹿谷鄉農會農業推廣股股長莊新吉先生進行指導。高山茶産銷專業合作社以“大陸阿里山”作為統一品牌,在大陸推廣。同時,合作社還為成員企業提供生産資料購買、供應、技術、資訊和諮詢等服務,積極幫扶茶葉企業通過QS認證、解決融資難等問題,提高了臺農的組織化程度,規範了生産經營行為,提升了産品的市場競爭力。

  除茶園外,臺農還在永福興辦了日本甜柿、大花惠蘭等果蔬和花卉基地。臺農的經營理念和組織方式讓當地農民耳目一新,永福傳統農業加速向現代農業轉變,當地農民也開始合股建立茶葉生産加工基地,配套的加工廠也形成規模。永福有3萬多畝反季節蔬菜基地,目前已有臺農策劃推動凈菜、分包加工,使永福蔬菜直接進入銷售網路。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