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政論家:臺灣最重要任務是簽署ECFA 再也拖延不得

2010年01月14日 08:37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馬英九説要提升經濟,找回民眾的信任。誠然,馬英九的民調支援度一直無法提高,當局推動政策吃力,有動輒得咎之苦。身為最高領導人,一舉一動都得到媒體的全面關注,是最有力的宣傳優勢,只要拿出“牛肉”來,勝似千言萬語。當然,出了錯也難免會被大做文章。

  或許馬英九參透了這個道理,他不再和媒體糾纏,只談ECFA。明眼人都清楚,臺灣的經濟前途幾乎全靠這個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設定與執行,簽署ECFA的迫切性與日俱增,再也拖延不得。

  馬英九邀請國民黨籍“立委”新春餐敘,各大政要一律出席,在宴會開工談ECFA,懇切拜託黨籍“立委”幫忙,透過基層網路倡導ECFA對臺灣種種有利因素,強調今年上半年當局的重要工作就是簽署ECFA,透過這個協議建立臺灣的整體貿易機制,對臺灣的未來極其重要。兩岸經貿發展速度雖快,卻始終無制度化的機制,現在一定要突破,否則臺灣在東亞經濟整合中被邊緣化。目前臺灣在大陸、東盟市場的佔有率都在下降,韓國馬上就要超越我們,這是迫在眉際的問題。馬英九認為,兩岸簽署ECFA後,一定會和其他國家簽自由貿易協議(FTA)。大陸曾表示,不反對與大陸簽自由貿易協議的國家再跟臺灣商討這個問題。 

  已有東盟國家願意等兩岸簽署ECFA後跟臺灣談FTA。日本、韓國也會與對岸簽FTA,以減少兩岸簽署ECFA後帶給他們的衝擊。這對臺灣和日韓談FTA也有幫助。發展到這一步,民眾對兩岸簽署ECFA也更支援,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 

  馬英九表示:“過去一段時間,我們跟‘立法院’溝通也許還有再進一步加強的必要,希望大家把眼光放在未來,向前看。”他還説明協商ECFA的具體進程和步驟,在不影響談判前提下,儘快讓“立委”、業者與相關各方得到正確資訊,直到簽署為止。ECFA簽署後送“立院”審議。 

  凡事及早和黨籍“立委”緊密溝通,有意見先在自己的會中提出,取得共識後一致對外,才能順利推動“法案”。民主政治運作的竅門需耐心去掌握,早有了這套機制,諸如美國牛肉協議所引起的風波,或許都可以避免。

  蕭萬長談ECFA核心問題時説,兩岸經貿日益緊密,彼此關係不能再處於不確定狀況,必須産生協議。ECFA主要就是希望臺灣不會被邊緣化,期盼借此協議簽署,讓臺灣在大陸和東盟市場都可以享受與他國和地區一樣的競爭優惠與待遇。30年前臺灣的發展策略是國際化、自由化與制度化,現在這個策略仍然正確。臺灣是海島型經濟形態,必須與外界聯結,國際化相當重要,沒有國際化就沒有出路,一個經濟體競爭力的提高,依靠的是自由化,所以必須制度與規範的建立,企業有規可循。 

  蕭萬長是臺灣各界推崇的資深財經大佬,歷練豐富,這是他首次對ECFA發表意見,語重心長。

  吳敦義期待今年5月簽署ECFA。他説,各項民調顯示,民眾對ECFA的支援度達到五成多,反對的民眾仍有二至三成,努力空間很大。進行全民溝通,不一定要用專業術語,要讓民眾都能聽得懂,相信會比當局官員的溝通更深入、多元、有效。

  馬團隊在頭4年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簽署ECFA。以後臺灣因ECFA在經濟上使萬民受惠,民眾之心歸向何處,用得著擔心嗎?(作者馬淑靜 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