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去年海峽兩岸航運逆勢增長 顯示“三通”勃勃生機

2010年01月09日 13:19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北京一月八日電(記者 翁陽)中國交通運輸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八日在此間表示,二00九年世界海運市場整體低迷,但海峽兩岸航運不僅沒有衰減,反而逆勢增長,顯示出“三通”的勃勃生機,海上直航為兩岸經貿發展帶來新的商機與活力。

  截至去年十二月十五日,兩岸共有一百一十余艘船舶從事海上直航運輸,總計運送兩岸間貿易貨物五千七百八十萬噸,同比增長百分之二;運送集裝箱一百四十萬TEU,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一;運送旅客一百四十萬人次,同比增長四成。兩岸公佈的八十一個直航港口(港區),已有七十一個實現直航。

  直航一年多來,兩岸航運主管部門通過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和臺灣海峽兩岸航運協會的渠道,舉行了多次會晤,及時協調處理《海峽兩岸海運協議》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該負責人指出,儘管兩岸直航進展顯著,但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兩岸進一步協商解決。

  ——根據《海峽兩岸海運協議》,雙方對參與兩岸直航運輸的航運公司,在對方取得的運輸收入,相互免征營業稅及所得稅。大陸方面已從二00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實施,但臺灣方面至今未執行,使大陸公司蒙受了不少損失。

  ——直航以前,兩岸間化學品、油品、液化氣和液態瀝青運輸,九成以上由外國船舶運輸。為扭轉此狀況,直航後大陸方面批准了一百二十艘船舶從事兩岸間化學品直航運輸,但到目前為止,臺灣方面只批准了其中的三十艘,以致目前外國船舶承運的化工品仍佔兩岸化工品貿易總量的八成。

  ——因受金融危機與直航後航距減少、班期縮短、運力相對增加等多重影響,近一年來兩岸海上直航運價偏低,特別是部分集裝箱班輪航線運價甚至低於直航前,這給從事兩岸直航運輸的企業經營帶來很大困難。雖然大陸方面採取了嚴格控制運力投放等調控措施,但整體狀況仍未有根本改變。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大陸將推動兩岸在市場監管、船舶檢驗、船舶安全管理、防治船舶污染、海上應急救助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儘快協商編制兩岸直航船舶共同技術標準;支援臺灣航運業者到大陸投資設立經營性機構,也支援大陸有關部門和企業赴臺設立辦事機構;鼓勵兩岸業者在繼續“抱團取暖”應對危機的基礎上加強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除在航線、班期、艙位方面合作,還加強物流、船代、貨代、港口、碼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