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專家深入交流 同盼少數民族文化多元發展(圖)

2009年12月24日 09:0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12月23日上午,臺灣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臺灣少數民族教授協會理事長蔡中涵主持發言。(台灣網 徐麗華 攝)

 

  台灣網12月23日北京消息  23日上午,全國臺聯主辦的“臺灣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進入自由發言階段,兩岸專家學者爭相發言,精彩觀點不斷碰撞。

 

  研討會上,臺灣方面專家、臺北縣文化教育協會理事宋神財以《臺灣原住民祖小學教師培育政策之歷史變遷》為題,結合臺灣少數民族小學師資培育政策的施行,探討少數民族小學師資培育過程的脈動所呈現出的各種結果。宋神財理事表示,為了深入了解少數民族小學師資的歷史變遷情況,他“花費3年時間在臺灣跑了22圈”。宋理事還特意講述了臺灣“二二八事件”時少數民族對於大陸校長的驚險救助過程。

 

  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志偉從今年8月份參與臺中災後重建,研討會上,他表達了對少數民族多元文化與災後重建條例衝突的憂慮。蔡志偉教授在發言中分析了民族部落和現代社區的區別,提出“百年部落”概念,並希望現代社會的人們“一方面要讓大山休息,一方面要讓大山不孤獨”。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娜從“出草”這種臺灣少數民族習俗為引子,探討了原始習俗與文學的關係。她提出少數民族研究者應當把學術研究與人文關懷統一起來,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認同。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民族法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李鳴在發言中論述了民族制度習慣法在現代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熱切表達了加強兩岸交流的願望,並表示大陸有豐富的少數民族歷史文化資料可供臺灣的專家學家使用,只有多交流才能為和諧社會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援。

  

  臺灣少數民族教授協會理事長蔡中涵主持研討會,他希望兩岸少數民族交流活動能夠常態化、多樣化;希望兩岸專家學者今後繼續加強交流,深入思考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發展和保護問題。蔡中涵先生風趣的説“我們很願意被你們研究”。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