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第三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品茶論道 緣結兩岸

2009年11月20日 08:34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三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11月18日在素有“茶樹品種王國”之稱的福建寧德市圓滿落下帷幕。作為一場集茶文化和茶産業交流、商貿、旅遊為一體的盛會,本屆博覽會以“茶道寧德、緣結兩岸”為主題,通過茶産品的展示展銷、高峰論壇、經貿洽談、項目推介、文化旅遊等系列活動,推動茶創意産業、茶衍生食品市場的開拓與開發,促進兩岸茶産業的交流合作與共同發展。

  以茶會友 展會規模宏大

  本屆茶博會既保留往屆的成功元素,又緊抓兩岸互動、合作雙贏的有利契機,凸顯産業發展、區域特色、民俗文化、品牌優勢等新內容。可以説,從展館面積到布展條件,從展品數量到展出內容,從參展企業到參觀人數,均創下全國專業茶展會的歷史新高。

  此次展會展館面積3.2萬平方米,安排標準展位1000個,展館分為福建館、中國名茶館和臺灣館,寧德市的9個縣市區設特裝館和旅遊特裝館。展銷內容一是以茶葉産品為主,兼顧茶飲料、茶保健品、茶食品、茶具、茶機械、茶科技、制茶工藝等;二是以閩東旅遊為主,兼顧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等;三是展示閩東豐富的茶樹品種資源。

  共有630家來自全國各主要産茶區及海內外茶葉企業赴會,直接參展人數約2000人,到會的各類來賓客商1萬多人,參展産品包括茶葉、茶具、茶葉加工産品等,涵蓋了綠茶、烏龍茶、紅茶、白茶、黑茶、黃茶、花茶、保健茶、茶飲料、茶食品等5000多種産品。寧德市推出的兩大精品品牌,即精品紅茶“金閩紅”和精品白茶 “太姥銀針”,備受海內外嘉賓的青睞。

  來自臺灣政界、茶協會的嘉賓共300多人與會。臺北、南投、苗栗、新竹、嘉義、基隆及峨眉鄉等地的73家茶業企業參展,共有展位100多個,創下了臺灣本土茶企赴大陸參與茶業展會的新紀錄。

  以會為媒 閩臺交流活躍

  開幕式首次藝術地展示“山、海、茶”文化底蘊,成功再現福建“海上茶葉之路”的風采,充分展示海峽兩岸獨具特色的茶藝、茶歌、茶舞、民俗文化精品以及中國多姿多彩的茶文化藝術。

  本屆茶博會挖掘“以茶促旅、以旅興茶”的巨大商機,安排以“閩東北親水遊” 為主題的旅遊觀光活動,並組織1000多名來賓和客商參觀太姥山、白水洋等閩東旅遊景點和名勝古跡,凸顯寧德市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值得一提的是,寧德旅遊館設置的寧德景區圖片、畬族風情節目表演、特色旅遊商品和旅遊專題收藏等,使茶博會與閩東旅遊、宗教文化、畬族風情三大特色旅遊品牌有機結合,有助於充分發揮海峽大茶都的作用,使寧德市真正成為閩東北的茶葉集散地以及旅遊、休閒、觀光的好去處。

  茶博會期間,福鼎、福安分會場還舉辦中國茶葉學會年會、茶業國際高峰論壇、海峽兩岸茶業交流研討會、張天福茶學研討會等配套茶事活動。

  作為一場促進兩岸茶文化交流的大型盛宴,本屆茶博會還舉行了臺灣南投縣阿里山鄉、竹山鎮與福安社口鎮、福鼎點頭鎮茶葉交流合作簽約儀式以及海峽兩岸(寧德)臺灣商品經貿城揭牌儀式,在建立兩岸茶産業長期合作關係的同時,推動兩岸茶業深層次、寬領域的交流互動。

  搭建平臺 招商成果顯著

  本屆茶博會更加注重招商引資和貿易成交,為茶業的生産商、投資商和經銷商協作搭建舞臺、架通橋梁,促進了生産、加工、包裝、流通、銷售各個環節的有效銜接,進一步提升茶業産業化發展水準。

  比如,共有來自臺灣、香港、北京、上海、廣東、廣西、浙江、雲南等16個省區市和地區的企業赴會參展;有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東南亞等茶葉主銷區和國內各省區2000多家專業經銷商參會;有30多家兩岸茶業行業協會和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廈門大學以及全國各地茶業專家學者1000多人參與;參與服務的志願者3000多人,參觀展會觀眾超過10萬人次;境內外76家重要媒體的300多名記者,分別對展會進行了全方位、多視角、大容量的宣傳報道。

  本屆茶博會共簽約投資、購銷等合同127個,涉及金額111.1億元人民幣,利用臺資(外資)3685萬美元。其中,涉農涉茶投資項目28個,總投資額7.03億元人民幣,利用臺資(外資)1965萬美元;涉茶産品購銷合同17個,購銷金額2.92億元人民幣,利用臺資(外資)632萬美元;寧德市招商項目81個,總投資101.15億元人民幣。(吳迅穎)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