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汕臺學者相聚“南澳論壇” 推動兩地經貿交流

2009年11月15日 14:5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汕頭十一月十四日電(李怡青 陳妍)二00九年南澳論壇——汕臺經濟文化産業交流與合作研討會,十四日在廣東省汕頭市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一百五十余名專家學者就如何推動汕臺經貿文化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建言獻策。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王富卿、兩岸關係雜誌社常務副社長鐘河林、廣東省臺辦副主任蔣長芳等,汕頭市官員鄧大榮、周鎮松,汕頭市紀委副書記許景峰出席了研討會。

  本次南澳論壇以“合作發展互利共贏”為主題,就進一步深化、提升汕頭與臺灣經貿交流合作,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共創雙贏局面以及潮汕文化在臺灣的傳播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等議題進行廣泛交流和探討,為汕頭市實現五年大變化,打造區域中心城市提供決策參考。

  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總幹事羅懷家博士闡述的“蝴蝶理論”認為:汕頭分別處於長三角經濟圈和珠三角經濟圈的外延,這兩個經濟圈在地圖上畫起來恰似一隻小型的“蝴蝶”,汕頭正處於交集處;加入海西之後,臺灣被納了進來,如果再把更遠的東南亞納進來,則以汕頭為中心的這只“蝴蝶”變得更大了,能飛得更高更遠。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王富卿指出,汕頭是著名僑鄉和臺胞祖居地之一,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南部的重要城市,與臺灣經貿文化交流取得了明顯成效,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當前,國家正加大力度支援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汕臺經貿交流合作一定會不斷發展。

  廣東省臺辦副主任蔣長芳表示,廣東省臺辦將一如既往地支援和推動汕頭抓緊機遇、發揮優勢,積極融入海西經濟區的發展,促進汕臺海上直航、現代農業等領域的交流合作。

  汕頭市委副書記鄧大榮在致辭中指出,隨著海峽兩岸關係出現重大的積極變化,汕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面臨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汕頭作為海西經濟區南翼的中心城市,重點要加快建設粵臺經貿合作試驗區,提升汕臺兩地産業合作的層次和水準,大力扶持對臺進出口貿易,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

  近期,汕頭市開通了對臺的貨運、客運直航,興建臺灣農民創業園,主動融入海西經濟區。據統計,截至二00九年十月底,汕頭市歷年累計批准註冊臺資企業六百二十五家,合同投資總額十六點四十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額十一點二五億美元。臺資居汕頭市利用外資第二位,已成為汕頭外向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楊雲濤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