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關係從"零和"走向雙贏 臺灣需破除迷思促發展

2009年10月28日 09:37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北方天氣冷,臺北還是秋天。颱風拐了個彎走了,帶來連續降雨。雲聚雲開,霧來霧散,秋風秋雨,臺北盆地的氣象拉鋸,正呈現換季的膠著。這個時節駐點臺灣,穿行在巷陌坊間,心頭不免涌起一些感觸。

  臺北人喜歡論政,媒體無論電子的平面的,到處是不同觀點的陳述,多種聲音的表達,立場差異很大。在兩岸關係話題上,對同一事情迥然不同的解讀,有時會讓初來乍到的人驚訝。兩岸長期分割,形成文化上、觀念上的差異,在臺北生活隨時會感受到。

  前幾天與島內遊客同走臺東,談起創業,對方説剛辦了小公司,缺乏通路。我弄了半天才明白,通路就是銷售渠道。走進臺北重慶南路一家筆莊,與一位從大陸返臺休假的臺商和一位女店員閒聊,説起繁簡字的優劣,店員説,簡體字哦,愛字沒了心,蘇字沒了魚,衛字去了骨,沒味道啊。臺商説,不會啊,我都習慣啦,筆畫少很方便,衛字只要3筆,雙字兩個又,而龜字寫繁體,比畫畫還難喔!我説,還是兩岸跑的人比較能認識兩邊。

  拐進金石堂書店,買了一本《兩岸日常用語一點通》,書中列舉大量兩岸不同含義的詞彙,例如當選叫凍蒜,分清叫厘清,貪污叫A錢,高考稱聯考,查德叫查德,馬屁精叫捧爺,侃爺叫蓋仙,駭客叫電腦賊,丙肝叫C型肝炎……

  差異的確存在,但人們對待差異的態度卻大不相同。文化界有人推動兩岸合編詞典,有人卻還在找機會“去中國化”。在兩岸關係朝和平發展轉軌之際,有人提倡借東風做成更多互利雙贏的事,且坐言起行,致力於彌補落差,促進融合。有人將信將疑,在旁靜觀,先看看再説。有人在擴大差異,繼續“逢中必反”,或拿放大鏡看瑕疵。在綠營媒體上,仍充斥各種“威脅論”、“陰謀論”,“賣臺”帽子及抹紅抹黑招術隨時派上用場。

  例如,近年來海峽水暖的形勢,呼喚兩岸儘早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這本是臺灣之福,兩岸之福。而綠營媒體竟説“和平協議吞併臺灣”,其邏輯是“只要給臺灣幾年安閒舒適,麻痹臺灣的戒心,到時候兵不血刃,手到擒來”。因而,誰要是朝和平協議走一小步,就是“促成中國吞併臺灣”,就是“賣臺送臺”。這多麼可笑!島內討論很久的ECFA,對提升臺灣經濟助益很大,主事者已看清此事非做不可,而綠營卻稱“大禍臨頭”,要全力杯葛有關商談。如果不聽他們的,就被攻擊為“霸王硬上弓”。

  在紛嚷的環境中,人們不難看出當局的遲疑。最近,才聞重申“九二共識”,又聽“兩岸政治談判時機未到”。當一件擬推動的利多好事遇到反彈杯葛,就聽到主事者説:“必要時踩剎車”,結果推遲或打了折扣。陸資入臺,大陸企業興趣濃厚,實際投資卻屈指可數。有國民黨“立委”指出,目前對大陸商務客和專業人士受邀來臺的規定,仍沿襲民進黨當政時的嚴格管制。專家認為,對陸企投資項目和人員進出,均採高度管制,仿佛將其視為隨時會跳機或從事犯罪的分子,無怪乎陸企不來。許多人都呼籲“門開大一點”,這對臺灣發展有好處。

  連戰在國民黨“十八全”上指出,兩岸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人民所望,兩岸交流不是誰吃掉誰,不是誰佔誰便宜的問題,當局要拿出大魄力。

  的確,當斷則斷,不斷自亂。當然,兩岸關係要達致更高境界,實現更大程度的雙贏,仍需破除“拒統”迷思。在島內經常聽到“維持現狀”,但世界在變,在前進,現狀也在演變。把握時勢,以更積極開放的心態對待,路才會越走越寬。

  明白人還是很多。前兩天冒雨去臺北福華飯店參加中小企業的聚會,濟濟一堂的都是已到或想到大陸發展的業主,春風寫在每個人的臉上,大家躊躇滿志。

  在另一個場合,旺旺集團主席蔡衍明説,臺灣其實有人在隱瞞大陸的真相,只宣傳對岸落後的一面。“三通”後臺灣人尤其要重新開始了解大陸,要看到對岸的優點,不要只看過去,而要看未來。兩岸交流要一氣呵成。有人會説,我在大陸賺了才這樣講,其實我在臺灣也很賺錢呀!而且我在大陸經商受的苦不比別人少。

  破冰之後,無數人根據自己的經歷、觀念,在看兩岸關係的變化,有人一時難適應也不奇怪,但應該看到大方向。現今臺海的變化是什麼?是從“零和”走向雙贏。在博弈論的概念中,一方得利等於另一方吃虧,一方得益多少,對方就吃虧多少,雙方得失相抵,總數為零,這叫“零和”。的確,對峙的時候,雙方一心只想扳倒對方,是在消耗;融合的時代,需要相容並包,兼收並蓄,是在積累。跳出海峽看世界,雙贏、多贏局面比比皆是。當兩岸跨入和解融合的新局,當歷史進入“一加一”的時代,如果仍熱衷“一減一”,玩“零和”,耽誤的是自己。 (本報臺北10月27日電 記者 連錦添)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