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陸生"臺生"活躍兩岸架橋梁 臺媒:青年交流創共贏

2009年10月20日 08:34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兩岸日益熱絡的人員往來中,“陸生”、“臺生”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成為活躍在兩岸的特殊群體。

  臺生:最愛中醫

  “臺生”指的是在大陸求學的臺灣學生。據臺灣媒體報道,近10年來,自大陸畢業的臺生(不含短期培訓類)逾兩萬人。

  臺生到大陸來學什麼?據統計,中醫是最熱門的,到大陸研讀中醫專業的臺生超過8000人。臺生大陸念中醫,有大學5年的本科班、4年制專班、兩年制的培訓班、3個月的短期講習班。不過,不論培訓3天還是3個月,每年臺生赴大陸讀中醫人數都有增無減。

  到大陸學習中醫,臺生的初衷各不相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有的表示希望借此了解中華傳統文化,有的是為了救治病患,也有的是希望用於自身保健,還有的是為了學一技之長、安身立命。

  這些臺生也給大陸的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廈門中醫院培訓部主任萬文蓉,從事對臺中醫培訓已經十幾年。萬文蓉説,臺灣學生的思維和大陸學生不同。一次講課説到“三陰交”是脾、肝、腎經的交會穴,臺生問:“老師,是怎麼交呢? 是平面交還是立體交?”讓老師一時答不出來,但也激蕩自己的思考。

  臺生到大陸學中醫,在兩岸中醫界架起了交流的橋梁,其中不少臺生已經在島內中醫界嶄露頭角。他們,還在繼續推動兩岸中醫界的交流。

  陸生:感受點滴

  “陸生”指的是在臺灣求學的大陸學生。據臺灣媒體報道,雖然陸生赴臺在島內尚未完成“立法”,但已經有許多臺灣大學開始接受大陸交換生。

  島內媒體採訪了大陸交換生,了解他們在臺灣的點滴感受。

  來自南京審計學院的尚永昕,目前在世新大學做交換生。“世新大學2009學年度共招收49名陸生。我喜歡臺灣,環境不錯人也熱情,”尚永昕説,“如果我到歐美,就不會有這樣的接待,真的讓我受寵若驚!”

  中國傳媒大學學生季曉龍,現在也在世新大學做交換生。他説,在最短的時間內,感受到了接待者的用心。之所以選擇來臺灣,是對兩岸語言文化相同比較放心。對於不想花太多時間與經費,又想出境體驗的學生,臺灣是很好選擇。

  到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當交換生的廈門大學英語系學生何秋睿表示,赴臺學習“挺好的”!氣候和語言與廈門很相似,學校教授內容與學生程度很高。被問到會不會推薦其他學生赴臺,何秋睿不假思索表示,“會啊!幹嘛不過來?”

  臺媒:雙贏故事

  島內媒體在敘述“陸生”、“臺生”的求學故事時,都不約而同地關注到了故事背後的故事。

  有島內媒體發表評論説,由於經濟景氣的原因,特別是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少臺灣人想到大陸謀發展。不少“臺生”到大陸求學就是基於這種考慮。事實上,在兩岸間的交往中,機會的共用也是兩岸民眾的最大收益之一。

  還有媒體發表評論指出,無論是“陸生”赴臺,還是“臺生”到大陸,都是為兩岸的交流,特別是為兩岸青年一代的接觸交往,打開了一扇窗口。他們求學故事的背後,寫出的是一個更大的故事,那是一個有關兩岸未來合作雙贏的故事。 (本報特約記者 木 曰)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