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考察隊員:能參加大陸南極科考心情很興奮

2009年10月10日 08:2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臺北10月9日電(記者陳斌華 應堅)“蠻興奮的!”臺灣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助理林家興9日在接受新華社駐臺記者採訪時,這樣表達自己將參加大陸第26次南極科學考察的心情。

  他説,南極是很特殊的地方,具有生物多樣性,自己能到那裏參加科考很幸運。現在他正忙著辦理簽證、準備材料,計劃10月底從臺灣出發,經日本、美國到智利,然後乘坐飛機到南極,將在長城站工作一個月。

  林家興的同事郭富雯告訴記者,到南極科考所需要的採樣工具、保存樣品的藥劑等他都準備得差不多了,現在主要是在申請紐西蘭的簽證。

  據了解,郭富雯將是在南極停留時間最長的臺灣科研人員。他計劃和林家興合作開展“極地海洋生物所含生理活性物質”的研究,在南極長城站、中山站附近的海域進行潛水作業,採集生物樣品。通過對所採集的生物樣品利用DNA定序及形態特徵等方法進行鑒別研究,以期發現具有發展潛力的海洋天然化合物,同時了解不同水域間生物可能存在的親緣關係、不同環境間同種生物的差異。

  談及此刻的心情,他説:“有點緊張,有點興奮,還有點離家的感傷。”緊張是因為臺灣很少下雪,而自己一下子要到冰天雪地的南極;興奮是因為生平第一次到南極,而要離家3個月,難免離情依依。

  不過,郭富雯説,大陸科考隊替他們考慮得很週到,已經為他們準備好考察服。“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今年4月停靠高雄港時,他也曾登船參觀,“裏面的設施很完善,還有籃球場呢,設備也蠻好的”,所以並不擔心自己在南極的生活會很“克難”。

  郭富雯還將與臺灣正修科技大學微量研究科技中心採樣工程師許廷煒合作,在長城站現場執行“南極海岸環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特徵及糞土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之年代變化趨勢”的課題研究,計劃通過採集南極長城站附近企鵝棲息地的新鮮糞土、藻類、地衣等樣品,以及對廢棄的企鵝巢穴進行挖掘等考察,研究南極的有機物污染狀況。

  許廷煒將在南極停留一個月左右。他告訴記者,能到南極科考“感覺很新鮮,一生中只能去一次而已”。希望此行能與臺灣同去的團隊成員好好配合,也希望能與大陸科考人員進行技術上的交流。

  這是臺灣科研人員首次參加大陸南極科考。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黨委書記魏文良此前表示,海峽兩岸科研人員聯手對南極進行科學考察和研究,將進一步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出貢獻。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