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范麗青:兩岸和平發展為新聞交流合作提供廣闊天地

2009年08月14日 10:02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8月13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副局長范麗青出席“中人民廣播電臺第十一屆對臺廣播聯誼會”並致辭。(台灣網 鐘寶華 攝)

  台灣網8月13日北京消息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今天上午舉辦“第十一屆對臺廣播聯誼會”,慶祝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廣播55週年。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副局長范麗青在出席開幕式致辭時表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為兩岸新聞報道及兩岸新聞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更精彩的主題、更豐富的內容、更生動的形式和更廣闊的天地。

  范麗青首先代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廣播開播55週年和聯誼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長期以來為推動兩岸新聞交流、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臺灣廣播界朋友,向遠道而來的臺灣聽眾朋友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

  范麗青説,1987年11月1日,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負責人發表談話,宣佈中國記協受國務院辦公廳委託,負責受理臺灣記者來大陸採訪事宜,歡迎臺灣記者前來大陸採訪交流,標誌著兩岸新聞交流正式邁開步伐。此後的20多年來,兩岸新聞交流雖經曲折,但腳步從未停止。特別是近年來,兩岸新聞交流呈加速發展的趨勢,內容不斷豐富、交流形式不斷拓展。無論是臺灣新聞界來大陸採訪、交流,還是大陸新聞界赴臺採訪、交流,人數、規模、層次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和提升。

  范麗青表示,兩岸廣播界的交流與合作是兩岸新聞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岸廣播界用電波為兩岸同胞架設了交流資訊、溝通情感、消除隔閡、增進了解的橋梁,對促進兩岸新聞和各領域交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産生了積極、重要的作用。

  她説,去年5月以來,兩岸同胞共同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和突破性進展,步入了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兩岸雙方在發展兩岸關係上形成許多重要共識,保持和促進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勢頭。兩岸協商達成九項協議和一項共識,推動了兩岸交流合作。兩岸實現了期盼多年的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兩岸經濟關係日趨正常化。同時,兩岸其他領域的交流合作蓬勃展開,方興未艾,兩岸同胞、社會各界較之以往更為頻繁地直接交往,激發出攜手合作的更大熱情,為兩岸關係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不論是今年5月規模盛大的海峽論壇,還是剛剛過去的7月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成功召開,參加採訪報道的兩岸記者均超過400人,這種盛況是前所未有的。在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通過了29項促進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的共識建議,並指出,新形勢下應全面推進和深化兩岸文教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對中華文化認同,締造中華民族的新時代。

  范麗青説,這表明,中華文化是我們五千年生生不息的靈魂和脊梁,是所有炎黃子孫共同擁有的精神財富,是連接海峽兩岸最牢固的心靈紐帶。兩岸中華兒女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不僅是兩岸同胞的共識,而且必將形成不可阻擋的浩蕩潮流,推動兩岸關係沿著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前進,不斷開創新局面。它也表明,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為兩岸新聞報道及兩岸新聞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更精彩的主題、更豐富的內容、更生動的形式和更廣闊的天地。在新形勢、新機遇面前,海峽兩岸新聞工作者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獨特優勢和作用,推動兩岸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岸同胞相互了解和感情溝通,努力營造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我們真誠希望兩岸新聞界,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為兩岸共同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積極貢獻。

  范麗青對“莫拉克”颱風中遇難的臺灣同胞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受災父老鄉親表達誠摯慰問,祈願臺灣同胞儘早度過災難,回歸安寧生活。(記者 鐘寶華)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