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中國美術館在臺灣陶瓷重鎮舉辦大陸當代陶藝展(圖)

2009年07月04日 09:17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美術館委託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教授呂品昌策劃的“文思物語——大陸當代陶藝展”,6月3日在臺灣陶藝重鎮臺北縣鶯歌鎮揭幕。圖為一台北觀眾在觀賞鈔子藝、鈔子偉兄弟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陸農用拖拉機製作的陶瓷作品《勞力士系列》。 中新社發 劉舒淩 攝 

  中新社臺北七月三日電 (記者 劉舒淩 董會峰)在臺灣陶藝重鎮——臺北縣鶯歌鎮,中國美術館委託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教授呂品昌策劃的“文思物語——大陸當代陶藝展”三日揭幕。

  二00八年春季,鶯歌陶瓷博物館應邀到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藝器造藝——臺灣當代陶藝展”,在當代藝術界引起一時轟動。

  一年後,中國美術館與鶯歌陶瓷博物館再度合作,邀集大陸二十七位當代優秀中青輩陶藝家提供作品到鶯歌辦展。創作者們主要來自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等學術機構。

  作品中,既有任教于景德鎮陶瓷學院的孟福偉作品《二00八五一二》,用寫意手法記錄汶川大地震的災難場景;也有年輕陶藝家劉錨錨熏燒的卡通化動物造形,較小尺度、生動可愛。

  鶯歌陶瓷博物館代理館長遊冉琪在為展覽撰寫的序言中提到,此展展現擁有千年陶瓷創作傳統的大陸,如何在當代藝術思潮如狂風驟浪襲來的藝壇氣氛中,從創作表達個人與社會文化的連結,勾勒出大陸陶藝的面貌。

  作為對話,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張清淵策劃的“測量探底——臺灣當代土象展”邀集八位臺灣陶藝家展出作品。

  臺北陶藝家徐兆煜在接受中新社記者訪問時説,與前年在景德鎮國際交流展中所見作品相比,大陸陶藝創作無論風格、手法、感覺都有明顯進步;不過,學習和借鑒現代陶藝技術、手法,大陸陶藝家還需要透過時間消化、分解其中內涵,才能逐步呈現自己的風格。

  北京清華大學陶瓷藝術設計係教授鄭寧分析,臺灣現代陶藝起步早于大陸,陶藝創作中工藝辦法、材質豐富多元,更突顯個性化,底蘊較為深厚;大陸創作者熱情高、敢想敢幹,充滿向上的活力,但積累仍不足,還要向臺灣一些資深陶藝家多學習。

  鄭寧説,大陸陶藝家在與世界打交道的過程中,要把看到的陶藝風格等內化,才能創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形式。他們都認為,兩岸陶藝界帶著作品面對面交流是“很棒的事情”。

  當天下午,聚集在鶯歌鎮的陶藝家和學者們舉辦論壇,討論兩岸當代陶藝現況和未來。此次特展由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大陸中華文化聯誼會、臺北縣政府共同主辦,將持續到十月十一日。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