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北兩岸觀光博覽會開幕 大陸業者推介旅遊資源

2009年05月23日 08:56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五月二十二日上午,臺北兩岸觀光博覽會于臺北世貿一館開幕。大陸方面有十一個省市組團五百多人前來參加,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圖為開幕式上的舞獅表演。 中新社發 鄧敏 攝

  中新社臺北五月二十二日電 題:臺北寫真:臺北兩岸觀光博覽會開幕 大陸業者賣力推介旅遊資源

  中新社記者 鄧敏 耿軍

  鑼鼓喧天的迎賓獅舞中,臺北兩岸觀光博覽會于臺北世貿一館開幕。來自大陸十一個省市的旅遊業者在館內積極向臺灣民眾推介大陸旅遊資源。

  花樣各出 打特色牌

  走進臺北世貿一館,隨處可見胸口挂著小型熊貓玩偶的人群,顯然這些可愛的熊貓玩偶是來自四川的旅遊業者所派發的。而在兩岸觀光博覽會表演舞臺區的右側,“天下四川有愛,熊貓故鄉更美—團團圓圓的故鄉四川”的大幅醒目標語,讓臺灣同業都讚嘆“有心機”。

  而在海南省的展臺前,兩棵椰樹、一排帶遮陽傘的露天茶座,自然讓人聯想到這個著名度假島的熱帶風情。海南省旅遊協會會長陸志遠告訴中新社記者,海南正致力打造“國際旅遊島”,希望海南的陽光沙灘、熱帶雨林、溫泉、高爾夫等特色旅遊能夠吸引更多的臺灣遊客,將今年赴瓊旅遊的人數比例再提高百分之三十。

  廣西壯族自治區代表團也不甘示弱,俊男美女們身著色彩艷麗的民族服飾,往來穿梭於人流中,吸引臺灣民眾的眼球。

  福建作為對臺交流的大省,此次旅遊推介更為細緻。福建省旅遊局副局長陳揚標介紹説,因為有與臺灣業者的深入合作,臺灣民眾在博覽會現場即可訂購相關的赴閩旅遊産品。他還在現場用展臺上的電腦向中新社記者演示了去年剛在臺灣辦的“福建省海峽旅遊網”,“臺灣民眾可以很方便地這個網上清楚全面地了解福建省的旅遊資源。”

  深度旅遊 新品路線

  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會長賴瑟珍在博覽會開幕式上表示,臺灣旅客很願意在大陸進行深度旅遊,重溫兒時在教科書上學到的歷史和地理。而在各個大陸省市的展臺中,記者發現,深度旅遊已經成為一種明顯趨勢。

  廣西旅遊協會會長陳建軍對中新社記者説,“桂林山水甲天下”在臺灣已是家喻戶曉,因此他們此行要推薦其他旅遊路線。比如廣西是少數民族聚集區,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在中越邊境,還有“邊關探秘”的特色旅遊;廣西還有世界五大長壽區之一的巴馬縣,長壽養生旅遊也是推介重點。記者看到,展區上方就有諧音標語:“噢!巴馬”及“世界長壽之河—巴馬盤陽河”的宣傳畫。

  對於旅遊大省雲南來説,麗江、香格里拉、大理也是世界知名的景點,因此代表團此行來臺,重點推薦的是一些新的旅遊路線,如曲靖、文山州、紅河州、楚雄、德宏、保山等地。雲南省曲靖市人民政府秘書長李建軍説,希望這些別具特色的地方縣市深度旅遊能夠希望更多的臺灣遊客,在去年三十萬人次的基礎有更高的增長。

  互送客源 提升品質

  隨著兩岸觀光交流的不斷深入,兩岸旅遊業者的合作交流也益發密切。海南省旅遊協會就與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等合作推出“萬人互遊寶島”的計劃,從今年六月一日到明年五月底,雙方各送一萬人到海南島和臺灣進行深度旅遊。同時,還有計劃與臺灣業者合作推出豪華郵輪服務。

  四川省旅遊局副局長陳加林也告訴記者,他們與臺灣旅遊業者組織的“團團圓圓探親遊”、“團團圓圓故鄉遊”正如期進行,“團團圓圓探親遊”上個月十七號已經開始第一批,“團團圓圓故鄉遊”的臺灣旅客也從五月三日啟動,每週一個包機航班一百五十人,一直持續到五月二十四日。

  在兩岸觀光人數大幅攀升的同時,大陸和臺灣的旅遊業者也在逐步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四川、廣西、上海等省市在此次博覽會結束後,都將赴高雄市進行旅遊推介,上海市還將特別針對世博會舉行相關活動。大陸多個省市的代表也紛紛向記者表示,希望能夠與臺灣方面構建誠信旅遊機制,在量的擴展同時,達到質的提升。

  大陸代表團總團長暨海南省旅遊協會會長陸志遠表示,此次臺北兩岸觀光博覽會大陸方面有十一個省市組團五百多人前來參加,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大陸與臺灣不僅有“三通”,還有“三同”:同根、同文、同心。他有信心此次博覽會將使兩岸旅遊交流更充分,交流機制更完善,旅遊産品更豐富,旅游水平更提升。

  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姚大光則表示,一連四天的博覽會將會促使臺灣老百姓對大陸好山好水、人文地理加深印象,更吸引臺灣民眾去大陸旅遊,也會增加大陸各省區也臺灣旅遊業者的互動。在兩岸關係進入大開放、大交流的時代,這次博覽會適逢其時。他相信,兩岸未來的旅遊交流將更寬廣、更寬遠。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