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5月21日電(萬初升)截至5月20日,福州海關已與全國20個直屬海關建立了區域通關合作機制,佔全國直屬海關一半。一個服務中西部發展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正日臻完善。
《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近日全文發佈。海峽西岸經濟區作為服務中西部發展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在國家區域發展格局中的比較優勢凸現,海西效應不斷擴大。
區域通關,是一種以“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為主體的通關新模式,即企業可自主選擇屬地任一海關申報,由貨物實際進出境地的口岸海關辦理貨物驗放手續。“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基本實現了“當天申報,當天驗放”的通關目標,對無需查驗的貨物實行“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方式的通關時間有的僅需30分鐘,而採用傳統模式的通關時間一般需要1至15個工作日。傳統轉關環節和手續的減少,大大節約了通關時間和成本。
區域通關新模式,企業受實惠,海西效應得到擴大。在江西,當地企業採用“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後,公司進口的貨物從完成報關到生産線的時間減少50%,每年光節約的運輸費、倉儲費就達上百萬元。江西新餘鋼鐵公司副總經理劉偉的評價是:“海關把海西的出海口‘搬’到了咱家門口。”福州新港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建森更是無比感慨:“區域通關新模式的實施,福建優良港口資源作用將得到充分發揮,福建港口功能將進一步延伸,大大促進中西部省區外貿貨物運輸和經濟發展。”
據福州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金融危機下,福州海關辦理跨關區“區域通關”出口貨值比去年同期增長2.4倍,江西、湖南等中西部地區企業跨區域通關日漸增多。
[ 責任編輯:陽艷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