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2008海峽兩岸河洛文化論壇》在臺灣舉行

2008年12月03日 09:17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河南頻道12月3日訊  大河網-河南日報報道: (記者李建峰 孫德中)“中原文化寶島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2008海峽兩岸河洛文化論壇》,于11月25日在臺灣育達商業技術學院國際會議廳隆重舉行,海峽兩岸30多位專家學者和育達商業技術學院200多名師生參加。論壇圍繞河洛文化的傳播與擴展進行了深入研討,省政協主席王全書作的《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文化》主題演講,引起了與會人士的強烈共鳴。

  河洛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哲學、醫學、天文等諸多領域和學科,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文化。

  在主題演講中,王全書首先對河洛文化的豐厚內涵進行了闡釋。他説,顧名思義,河洛文化就是産生於河洛地區的文化。這裡的“河”即黃河,“洛”即洛水,今稱洛河。接著,他從河洛地區蘊育了華夏文化,河洛地區長期處於中華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區域,河洛地區涌現出眾多千古風流人物三個角度,對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文化進行了詳細闡述。王全書還以“河圖、洛書”與周公的禮樂文化為例,對河洛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進行了論述。

  在談到如何弘揚河洛文化時,王全書強調,研究任何文化,都在於發現其當代價值。我們研究河洛文化,就是為了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豐富和發展適應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文化。

  王全書的主題演講贏得了與會專家和嘉賓的共鳴。在隨後的發言中,海峽兩岸專家從不同的角度論述了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文化、源文化和主文化。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楊海中、臺灣政治大學教授呂凱、臺灣博遠文化經濟協會會長盧博文分別在題為《河洛文化的傳播與影響》、《河洛文化的形成與擴展》、《河洛文化 無遠弗屆》的演講中,從不同角度論證了閩臺文化、客家文化與河洛文化的淵源關係。

  臺灣工黨主席鄭昭明先生發言時談到,海外的客家人、河洛郎均認同根在河洛,海外炎黃子孫尋根應追溯河洛,越追溯凝聚力越強、向心力越大,越追溯中華民族團結得就越緊密。

  宜蘭縣河南同鄉會會長高雙印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臺灣與大陸有著深厚悠久的地緣、史緣、文緣和血緣關係,兩岸的文化交流,非常有意義、有必要、有價值。你們這次來,就是河洛文化的破冰之旅,我們非常敬佩,覺得了不起,希望這樣的交流以後多多舉辦。”

  不少專家和嘉賓在發言時建議,河洛文化研討今後可以考慮多到臺灣乃至國外舉辦,讓島內民眾和海外遊子特別是年輕一代更多地了解河洛文化、認同河洛文化、傳承河洛文化、弘揚河洛文化。

  由河南省著名畫家王群創作的國畫《正月》和由民權縣王公莊著名畫家王建民創作的國畫《百虎圖》也于當日在育達商業技術學院展出,畫展受到參觀者的一致好評。

  此次論壇由臺灣育達商業技術學院協辦。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