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海觀瀾:閩臺亟需協同發展臺灣海峽港口

2008年10月31日 08:57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福州十月三十日電 題:陳雲林將訪台 閩臺亟需協同發展臺灣海峽港口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陳雲林訪台是時下兩岸關係中最受關注的一大熱點。而對於陳雲林的臺灣之行和“兩會”在臺北的第二次會談,人們不約而同把目光集中在兩岸直航的議題上,期許兩岸儘快實現海空直航和經貿正常化。

  順應兩岸關係之發展,兩岸直航實為大勢所趨,民心所向。順應兩岸直航之呼聲,處於對臺交流合作最前沿的福建早已先行先試,著力準備並積極推動兩岸實現全面直接“三通”。

  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福建組織五百九十航次的對臺貨運直航,增長百分之二十六點六;運送貨物六十五點九萬噸,增長百分之四十三六。福建與金、馬間承運旅客七千三百多個航次,運載旅客超過六十九萬人次,分別增長十三點七、十五點六個百分點,其中,“兩門”、“兩馬”、“泉金”航線往來人員均呈兩位數以上增長。

  閩臺直接往來發展迅速,已經成為閩臺合作繼續深化的突出亮點,也彰顯了兩岸直航的巨大商機和現實需求。為此,深水岸線資源位居大陸首位的福建近年來大舉開發建設沿海港口群,全面提升迎接兩岸“三通”的港口設施和通關服務。

  目前,東南沿海港口群已列入國家五大港口群建設佈局,福建正集中力量建設廈門、福州集裝箱港口群和湄洲灣、羅源灣散貨港口群。位於福州羅源灣南岸的福建省內最大噸位散貨碼頭——福建華電儲運有限公司可門十號十五萬噸級、十一號五萬噸級煤炭專用碼頭,十月二十八日竣工投入試運營,是福建“兩集兩散”港口建設規劃取得的最新進展。

  “促進港口群發展壯大”,已經成為福建經濟發展的戰略決策之一。因應兩岸“三通”,與臺灣高雄、臺中、基隆港遙相呼應的福建港口群,商貿、航運物流等優勢凸顯。但此間專家指出,閩臺港口資源十分豐富,港口發展不均衡,亟需加強港口規劃、整合開發,共同推進臺灣海峽港口協同發展。

  福州大學的王健教授認為,兩岸交流合作不斷加深,兩岸互動良性發展,以及未來的兩岸直接“三通”,都有利於閩臺充分利用臺灣海峽的戰略通道作用,聯手共建臺灣海峽港口群,使之成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轉運核心港口群、國際航運中心。

  但是,與港口的建設相呼應,閩臺需要構建臺灣海峽港口物流網路體系,特別是發揮福建地處海峽西岸中心地位的優勢,把福建建設成為兩岸港口物流交易的一個重要銜接點或橋頭堡以及擴散與輻射基地。在港口物流功能的對接合作領域、物流網路體系建設等方面,閩臺有著廣泛的基礎。

  閩臺臨港産業對接也是閩臺協同發展臺灣海峽港口之需。根據臺灣有關機構關於兩岸産業競爭趨勢分析的研究報告,未來臺灣將在鋼鐵和化學工業、電子通訊和紡織工業、機械和汽車工業等三個關鍵産業與大陸建立分工合作模式。從福建出臺的閩臺産業對接專項規劃來看,這些産業正是福建積極承接臺灣産業轉移的重要領域和重點方向。此間專家提出,在閩臺投資合作呈緊密態勢、産業對接進一步加快的基礎上,兩地應著力推進臨港工業、生産性服務業對接,共建臺灣海峽臨港産業帶。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