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中學生牽手四川災區小學生走過震殤(圖)

2008年07月24日 10:35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三天兩夜的相處,第一次踏進大陸賑災的中信慈善基金會志工,也發揮不少作用。圖為中信志工和災區學童合影。(白德華攝)

  中新網7月24日電 “回臺灣後,我會給你寫信的,別忘了我哦!”來自臺灣南投“九二一”災區的大姊姊,告訴來自四川彭州災區的小妹妹。在兩天熟識及笑聲後,暨南中學、竹山高中等臺灣學子,不捨地告別了彭州、都江堰等災區的小朋友。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由臺灣佛光山、“木鐸學社”、雙向教育基金會及中信慈善基金會主辦的兩岸心靈呵護之旅,二十三日送走了來自彭州、都江堰的小學童。三天兩夜的相處,讓來自臺灣的中學生及成都市郊的小學童都依依難捨。

  在“九二一”地震中住家全毀的竹山高中林老師説,同輩間的影響力最大,有些話只會對同輩説,所以藉這次活動不止舒解四川災區學童的心靈,也有助臺灣學生了解大陸現狀。三天兩夜的相處中,暨南大學附屬中學(原埔裏高中)的陳佩婷和彭州市實驗小學三年級的丹丹建立了緊密的友誼。和其他人一樣,不管參觀熊貓基地、寬巷窄巷,還是前往金沙遺址,陳佩婷和小丹丹都手牽著手。
 
  在“九二一”中長輩身亡的佩婷,就像個大姊姊照顧著小丹丹。陳佩婷説,她一路走來很少過問丹丹家中的狀況,因為怕問起來,惹丹丹難過。問她為何與丹丹“搭檔”,“我們有緣吧,她看到我就直接走過來了。”

  在寬巷窄巷中,也看到臺中縣中坑小學校長賴鎮球牽著龍門山鎮小學六年級學生子明的手。賴鎮球説,地震傷慟固然影響學童心理,但他認為只要有良好的環境,挫折總能克服,不會影響孩童的性格。

  近百名參加活動的彭州市龍門山小學、彭州市實驗小學、都江堰北街小學的小朋友,都是當地教育單位選派參加活動的。小朋友説,“我們必須品行好、功課好,且是受災戶,才能參加活動。”所有孩童都別著“紅領巾”。

  賴鎮球説,像子明就是個“救難小英雄”。龍門山鎮小學在震災中死亡一名學生,“子明卻救了不少同學出來。”子明説,磚頭砸傷了很多人,現在很多同學都還在醫院。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