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滬洽周”上演收官大戲 共同推動長沙與臺灣直航

2008年06月23日 11:2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紅網6月23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黃存亞)6月20日上午,廈門航空公司總部。參加此次“滬洽周”的長沙縣代表團又簽定了一項重大項目:。廈航是全國第一家按照企業化運作的航空公司,現擁有46架波音系列飛機的中等規模航空公司,開闢有150多條國內、國際航線。至此,加上已經入駐南方航空,長沙已經擁有兩家航空公司。一個全新的長沙航空港,已經呼之欲出。
  
  5年內10架飛機進駐星沙
  
  據廈門航空公司董事長洪荻生介紹:“廈門航空公司之所以選擇在長沙縣設立分公司,一是看好長沙黃花機場的吞吐量,二是看好長沙縣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
  
  據了解,此次落戶星沙是廈航公司繼設立天津基地後的又一大動作。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廈航第一年將安排3架飛機進駐該基地,第三年增加至5架,第五年增加至10架。確保在五年內停放在長沙的始發運力達到10架飛機,五年後運力增強,成為廈門航空公司在中部地區最大的基地公司。
  
  長沙有望2小時直抵臺北
  
  兩岸直航即將於7月開通,此次廈航落戶對於推動將長沙納入直航城市也將具有重要意義。據了解,長沙望城等地都設有臺資園區,一大批臺灣企業在湖南落戶,湘臺經貿交流十分頻繁。
  
  儘管長沙沒有納入首批直航城市,但廈航在合作協議中承諾將充分運用公司涉臺航線運營優勢及東南亞、東北亞網路優勢,共同推動長沙成為臺海兩岸直航的航點之一。據長沙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廈航的落戶,使得長沙直航臺灣的可能性大增。一旦直航,2個小時就可以直接從長沙抵達臺北,這無疑將有利於長沙的招商引資與承接沿海産業轉移。
  
  長沙航空港城呼之欲出
  
  帶隊參加簽約儀式長沙經開區管委會主任、長沙縣縣長楊懿文表示,從世界各地經驗來看,發展空港經濟區的兩個標準,一是空港旅客達到800萬人次/年,二是城市每人平均GDP在3500-4000美元,這些指標長沙都已達到,因此長沙已經步入發展空港經濟區的時代。將廈航引進長沙縣,無疑將進一步推動周邊地區商貿、物流、旅遊、房地産等産業發展,進一步加快了長沙依託了黃花機場,打造航空港城,發展臨空經濟的步伐。“僅按照3架始發飛機的運力計算,廈航湖南分公司每年將可為長沙黃花機場旅客年吞吐量增加數十萬人次。”

  新聞連結
  
  直航將讓更多臺商來長投資
  
  紅網6月23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莉 實習生 馮亞楠)“如果真能實現直航,湖南與臺灣的往來將會更頻繁,會有更多的臺商來長投資、探親。”一提起未來可能如期而至的直航,長沙市臺商協會會長、臺灣羅莎集團董事長鄭聰俊,語氣中是掩不住的高興。
  
  鄭聰俊告訴記者,16年來他每年都要回臺灣15至16次,每個月都必會返回臺灣,首先從長沙飛香港,再從香港飛臺灣桃園機場,每趟飛回去所花的時間都在6至8小時,有時甚至於是10多個小時,時間浪費很大,耗費精力多。7月4日起正式實施兩岸週末包機,他會考慮先從長沙飛廣州,再飛臺北機場,所花費的時間為4至5個小時。但鄭聰俊更希望的是,今後湖南也能像北京、上海(浦東)、廣州、廈門、南京一樣,與臺灣直航,這樣他回臺灣一次包括候機的時間,就只需2至3個小時。
  
  鄭聰俊表示,如果直航,將會讓更多的臺商過來投資,對湖南的臺資企業和湖南的經濟發展,都有促進作用。據他介紹,目前在長沙的臺資企業有200至300家,在湖南的有700至800家。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