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出版界同行 聯手打造心理救助手冊

2008年06月05日 09:45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地震發生後,看到那麼多生命逝去,作為出版人,一直想為災區親人做些什麼,這既是我們的責任,也是內心的強烈願望。”天地出版社社長熊宏日前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採訪時説。而與眾多相關出版社相比,天地社的出版模式有所不同。

  經過多方努力,天地社與專業圖書版權代理公司成都一覽文化傳播廣告有限公司合作,從臺灣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引進《震後兒童心理救助手冊》,從臺灣開拓文教基金會引進《災後心理自助──情緒療愈指南》。同為炎黃子孫、血脈相連,臺灣這兩家出版公司無償提供了中文簡體字版版權,譜寫了一曲海峽兩岸出版人攜手獻愛心的動人樂章。

  臺灣同仁無償提供版權

  “512”汶川地震後,成都一覽文化希望為災區做點什麼。“我們與臺灣出版商有著密切的業務聯繫,他們出版過很多針對災後重建的圖書,非常具有實用性。”該公司總經理楊嶸説。

  5月14日,楊嶸向臺灣出版人發出《地震無情人有情,血濃于水共渡難關》的倡議書:因為災後急需相關心理救助、疾病防治的知識,向同業有現成的圖書可使用版權者或有認識相關出版物著作權擁有者急尋相關內容出版物援助,在第一時間出版印刷發送至受災民眾。“臺灣同仁迅速提供出多種選題,真得很積極、很真誠。”他們的大力配合,讓楊嶸很感動。

  “通過媒體報道,我們了解到,地震發生後我們的災區同胞心靈受到極大創傷,我們很想為他們做一些心靈撫慰和和心理健康重建方面的書。”熊宏表示。經過與成都一覽文化接洽,天地社決定從臺灣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引進《震後兒童心理救助手冊》,從臺灣開拓文教基金會引進《災後心理自助──情緒療愈指南》,而這兩家出版公司均表示無償提供中文簡體字版版權。

  這兩本書極具針對性

  據了解,1999年,臺灣“921”大地震後,臺灣幼獅文化事業公司當即組織相關人員出版《震後兒童心理救助手冊》。“通過電視等,我們了解到四川災區的情況,心情非常難過,很想為撫慰災區青少年心理方面做些事情。”該公司行銷企劃組長何瑋説。據何瑋介紹,《震後兒童心理救助手冊》共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防災實用,希望能讓孩子建立憂患意識,當地震發生時如何自保;另一部分為心靈撫慰,走出災難陰影。

  而《災後心理自助──情緒療愈指南》由三部分組成:當你無計可施時所能做的50件事、危機和災難處理手冊、送給遭受創傷小朋友的友誼手冊等,是一本極為實用的災後心理自助手冊。據臺灣開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蔡淑芳介紹,該選題當初從哥倫比亞引進,在臺灣出版時即從原作者那裏獲得免費授權,所以希望也能發揚原作者的精神,無償提供版權,幫助需要心靈撫慰的四川災區人民。

  “這兩本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之所以能夠出版,完全是海峽兩岸出版人愛心結出的善果。”天地社編輯李雲説。

  加緊趕制贈送災區

  在加緊趕制這兩本書過程中,災區仍余震不斷。天地出版社上下齊心,在原辦公地點受地震影響不能正常辦公的艱難條件下,冒余震,抗疲勞,通宵達旦審稿、製版,從選題策劃到出書僅用3天時間。5月23日,這批圖書陸續被送往災區。此外,天地社還與成都市團委、成都市總工會、德陽市教委等多方聯繫,通過它們向災區進行捐贈。

  與此同時,在四川出版集團數字出版部的通力配合和大力支援下,天地社以最快的速度將《震後兒童心理救助手冊》、《災後心理自助──情緒療愈指南》電子版上傳四川出版集團網站首頁,供廣大讀者免費下載閱讀。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本抗震救災圖書出版,得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出版局、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新聞出版局、四川出版集團等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援。

  目前,《震後兒童心理救助手冊》、《災後心理自助──情緒療愈指南》印數已經超過十萬冊。“相對於飽受苦難、頑強抗爭的災區人民,以及奮不顧身、搶救生命的解放軍官兵、武警戰士、公安幹警和醫務工作者,我們出版人付出的這點辛勞微不足道,能為災區同胞做一點事,我們深感欣慰。”熊宏説。(彭致)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