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都江堰遇險臺胞救援紀實

2008年05月25日 13:3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成都5月25日電(記者 馮昌勇 黃堃)事情雖然過去了10多天,但在都江堰市臺商蔡敏俊的心中,當地政府在5月12日地震發生當天晚上為救援11名被困臺胞所做的事,至今仍讓他感動不已。“那是一次相當不錯的救援,救援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説。

  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造成都江堰靈岩寺索道扭曲停運。11名臺灣遊客和3名大陸游客被困在距離地面30米的高空索道箱中。

  16時20分,索道報信人員步行趕到都江堰市旅遊局報告,局領導陳光建、裴忠、黃智等人立即帶領機關幹部20多人趕到靈岩寺索道現場,用喇叭告知空中被困的遊客下面正在組織救援,請他們放心並予以配合。

  被困遊客位於索道中段,分佈在7個吊箱,跨度大、離地高,而被困的遊客有11位年齡在50歲以上。

  由於地形險峻,天空又下起了暴雨、余震不斷,山上多處發生了泥石流,此時靠旅遊局人員和索道人員自身力量無法實施營救。救援人員決定派人跑步下山請求消防武警支援。

  消防武警官兵趕到現場後,反覆查看了地形並研究營救方案。此時天色已晚,暴雨不斷,為了確保安全營救,救援組決定天亮後再實施營救。

  這樣,被困遊客就要在空中再困一個晚上。為了避免被困人員因過度緊張和失去信心而出現意外,救援人員黃智等決定留守在山上陪同被困遊客過夜。黃智將所有的救援者分成7個小組,每個吊箱下面一個組,要求每組都要不停地向吊箱上的遊客喊話,盡力穩定他們的情緒,為救援爭取時間。

  於是,在暴雨和寒風中,黃智和他的組員們冒著余震和泥石流的危險,在遍地荊棘的山坡中,天南海北地和吊箱中的遊客隔空“聊”起天來。大家輪流與空中的遊客們“聊天”,暫時沒有“聊天”的組員則抓緊時間休息,恢復體力隨時準備再次上陣,這一“聊”就是整整一宿。

  13日早晨8時開始,消防武警官兵進行了一場艱苦的大營救。

  由於天氣和地形等條件的限制,救援人員只能通過攀爬塔架、鋼繩到吊箱,借助升降繩進行營救。

  到晚上19時,10名臺灣遊客和3名大陸游客被成功救出。

  在開始對最後一名被困臺灣遊客實施救援時,天色已晚且又是傾盆大雨,但救援人員仍沒有放棄,積極、穩妥、有序地實施救援。但這位遊客乘坐的吊箱離塔基最遠,離地面最高,救援難度相當大。

  在救援隊員接近吊箱實施營救時,這位名叫王民權的臺灣遊客由於是一個人乘坐纜車,且被困時間已達30小時之久,精神和情緒出現異常,猛力敲打箱門,救援隊員反覆向其喊話,試圖穩定其情緒,但他突然破門跳下吊箱墜落地面。

  現場救護人員立即將其抬下山送上119搶險車,到市區轉120救護車送往醫院。但經醫生確認王民權已經死亡。

  王民權發生的意外令黃智等救援人員感到十分難過。在隨後護送遊客們下山時,黃智將他的組員們再次分組,每兩個組員負責攙扶一位遊客。由於山中沒有路,又陡,加上臺灣遊客年齡較大、體力消耗嚴重,每到一個坎,黃智和他的組員們幾乎都是先找好落腳點,自己踩穩後再讓遊客踩著自己的腳下來,有些地方甚至是讓遊客踩著自己的背或肩下來的。到了山下時,黃智和他的組員們全都累倒了。

  對於這一天一夜超常的勞累,黃智只是淡淡地説:“那只是自己分內的事。”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