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棺材板”也能吃?廈大舉辦臺灣美食展(組圖)

2008年04月03日 08:1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棺材板”、貢糖、太陽餅……昨日,一場別具風趣的臺灣美食展在廈大校園“清香”登場,吸引了眾多廈大學子駐足品嘗,感受寶島的特色飲食文化。據悉,這是廈大臺研院舉辦的臺灣文化周系列活動之一,旨在通過這種特色活動,增進年輕學子對臺灣的認知和了解。

  “棺材板”味道還不錯

  昨天上午11時,廈大三家村一片熱鬧,數張長桌接龍而排,桌上如“雨後春筍”般迅速陳列了一眾臺灣美食,有金門貢糖、臺中太陽餅、臺南“棺材板”,還有鮮嫩多汁的楊桃、蓮霧等臺灣水果。難道有人在廈大做起買賣來啦?才不是呢,你聽,“歡迎同學們來品嘗臺灣美食,免費的哦”!原來是臺研院的學生在舉辦一場臺灣美食展,讓大家來品一品臺灣美食,了解臺灣文化。

  “棺材板,是什麼東東,也能吃啊?”“啊,還有傳説中的臺灣水果啊。”臺灣美食的魅力果然不小,儘管下著小雨,不過話音才落,過往的廈大學子紛紛駐足,嘗嘗這餅,品品那糖,“味道還真不錯耶”。

  而最吸引學生的,還是那個有 “恐怖”名字的“棺材板”。來自山東的王同學邊吃邊誇,“第一次吃啊,名字雖然很‘恐怖’,口味真的很特別。”

  “套句流行話,就是‘很恐怖很好吃’,哈哈。”邊上有人“起鬨”道。

  “棺材板是臺南的特産,在土司中間挖個洞,裏頭放些玉米、肉、牛奶等東西,而且要趁熱吃才好吃哦。”在同學們品嘗臺灣美食的時候,臺研院的學生不失時機地介紹臺灣物産。

  五場活動讓大家“熟”起來

  本次臺灣文化周是由臺灣圖片展、“認識臺灣”講座、臺灣電影展、臺灣美食展、兩岸學生交流聯誼會五大板塊組成。由廈門大學團委、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聯合主辦。據承辦方檯研院學生會主席黃智略介紹,之所以舉辦此次活動,是想讓“校園裏的年輕學子們,進一步認識臺灣,了解對岸的風土人情,增進兩岸年輕人的交流與融合”。

  在活動現場,記者看到一群人圍在一起歡快地聊著什麼,走過去一打聽,原來是來自臺灣的張天厚和許欣傑,正向廈大同學介紹臺灣美食呢!

  張天厚和許欣傑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的碩士生,五天前結伴來到廈門。這幾天,他們逛遍了廈大周邊和中山路一帶。“覺得路很寬,校園很大”,這是他們對廈門的初步印象。聊起兩岸的情況,他們説“感覺年輕人在思想觀念上還是有很多不同”,但是 “慢慢交流和溝通,已經彼此熟悉起來了”。(記者 林靖東 林連金/文 通訊員 李心/圖)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