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演員的“新大陸”已豁然打開 不再隱姓埋名

2008年03月28日 10:55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北京三月二十七日電 題:臺灣演員的“新大陸”已豁然打開

  中新社記者 劉舒淩

  一九九二年,劉德凱首度到大陸,為臺灣電視劇《秦始皇與阿房女》拍攝外景;十年後,他參與《孝莊秘史》等大陸古裝秘史劇拍攝,打開更大的事業版圖。

  與相對穩定的臺灣影劇市場比,日趨開放的大陸市場潛力難以評估。

  如今在京、滬等地,臺、港演藝人員與大陸夥伴同場競逐職業機會。臺灣演員兼導演劉德凱、大陸知名導演尤小剛近日接受本社記者訪問,二人介紹,不少臺灣演藝人士進軍北京,乃至購房定居。

  數年前,經濟不景氣影響了臺灣影視業,同期,大陸電視劇製作依託各地電視臺構成的龐大市場持續壯大。

  劉德凱描述,如今在臺灣,製作精良的電視劇單集製作成本約穩定在人民幣二十五萬到三十萬之間,大陸生産的劇集眾多,成本可高可低,不過他本人參與製作的古裝秘史劇單整合本保持在六十萬到六十五萬之間。

  兩岸市場消長之間,敏感的臺灣演藝界人士逐步開拓“新大陸”。馬景濤、劉德凱、歸亞蕾、李立群等臺灣演員儼然今日大陸電視劇受眾最熟悉的面孔。他們背後,還有一批編劇、美術、攝影等專業人員同樣來自寶島。

  今年一月一日,廣電總局降低兩岸合拍劇審核門檻的政策開始執行。兩岸合拍劇不再限制臺方工作人員數額,經核準後允許在各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

  黃金檔與非黃金檔的價格相差可達六七倍,“含金量”極高的市場已豁然打開。

  劉德凱説,這項措施影響長遠。臺灣未成名的年輕演員也將有機會參與合拍劇的演出,兩岸製作單位可以更規範地進行資金、技術、行銷多方面的合作。

  他説,臺灣的製作單位應該感謝尤小剛等大陸同業的努力,他們奔走呼籲幫助臺灣影視業享受與大陸劇同等的待遇。

  尤小剛稱新政策的實行讓兩岸影視界的合作從規避走向規範,在陽光下運作。過去,有少數臺灣幕後人員只能“隱姓埋名”參與電視劇製作,好讓産品以國産劇名義進入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

  又一部古裝秘史劇《楊貴妃秘史》讓尤小剛、劉德凱有機會在下半年再度合作。在新政策實施後,劉德凱也希望稍後提齣劇本,邀尤小剛聯手製作合拍片。

  兩岸演藝界本身合作無障礙,但合拍劇到臺灣取景仍受限。劉德凱透露,臺灣演藝人士與臺北演藝公會目前爭取“立法院”“修法”,開放大陸演員到臺北完成某些外景拍攝。

  據介紹,因製作週期的關係,受惠于廣電總局政策、經核準得以在黃金時段播出的合拍劇將於近期陸續浮出水面。

  一九八七年,淩峰為首的攝製組首次進大陸拍攝專題片《八千里路雲和月》,約在十五年前兩岸影視公司初試合拍片。廣電總局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近年有統計顯示,每年臺灣演藝人員參與影視劇合作約二百多人次。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