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青年音樂家在泉州開唱 滲透濃厚鄉情

2008年02月26日 13:57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我是來自海峽東岸的黃星瑩”,“我是來自海峽西岸的陳舒華”……這段由兩岸青年音樂家朗誦的獨特開場白將濃濃的鄉情注入了音樂會之中。2月22日至23日,由共青團泉州市委、泉州市青年聯合會等主辦,臺灣音樂家協會等承辦的“海西風華青春泉州”新年音樂會,在泉州市青少年宮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11名青年音樂才俊聯袂為觀眾送上了兩場滲透著濃厚鄉音鄉情的音樂會。

  “我們很注意把閩南語的發音咬得很準。”得知聽眾們都很喜歡那首臨時改動的臺灣民歌《四季謠》時,臺灣首席歌劇男中音許德崇顯得很高興,“能和泉州聽眾們用我們共同的語言——閩南語,進行音樂的溝通,我感到很高興”。在泉州舉行的第二場音樂會上,閩南語歌謠成為聯繫兩岸鄉音鄉情的紐帶,也掀起了音樂家和聽眾間互動的高潮。“到泉州後,聽到的閩南語很熟悉、很親切,所以我臨時把一首外國曲子換成了臺灣民歌,沒想到聽眾們這麼喜歡。”除了和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首席歌劇女高音林慈音合唱的《四季謠》,許德崇還演唱了臺灣歌謠《杯底不可飼金魚》。

  本次音樂會上不僅有鋼琴家演奏、歌曲演唱,還有來自海峽東岸的臺灣愛樂室內銅管五重奏團。11名兩岸青年音樂家帶來了獨唱、二重唱、四重唱、雙鋼琴、銅管五重奏等多種形式的音樂,傾情奉獻了比才、普契尼、勃拉姆斯等名家經典作品以及風趣幽默的臺灣民謠和大陸的時代歌曲。兩岸青年音樂家們攜手加演的四重唱《阿拉木汗》和《飲酒歌》,更是激起了現場一片熱烈的掌聲。

  據了解,本次音樂會也是繼2007新年音樂會和“兩岸青年聯歡節”之後,泉州團市委推動兩岸青年交流合作、特別是凝聚兩岸青年社團以及青年菁英人士共同為兩岸和平發展發揮作用的又一個亮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