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海觀瀾:海峽西岸新發展吸引港澳臺僑胞目光

2008年02月19日 08:36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福州二月十八日電 題:海峽西岸新發展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被簡稱為“海西”的海峽西岸,這一中國東南沿海與海峽東岸臺灣相對而言的新經濟板塊,不僅成為官方文件中屢屢提及的熱詞,也已經頻頻納入經濟學家、海內外客商的視野。

  今天,約五百位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人代表將相繼抵福建,在隨後的三天裏參加“海峽西岸鬧元宵、全球華人盼團圓”活動,並一起把目光投向正蓬勃發展、商機勃發的海峽西岸這塊熱土。

  海峽西岸的新發展,必將備受矚目。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二00四年初提出並付諸實踐後,已經呈現新的成效。福建省長黃小晶表示,全面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福建的發展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盤點過去五年的建設成效,海峽西岸新發展尤見於:

  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福建生産總值超過九千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百分之十二點九;每人平均生産總值超過三千美元,年均增長百分之十二點二;財政收入突破一千二百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百分之二十點七。三項經濟指標的快速增長,顯現海西效應煥發了福建經濟發展的活力。

  基礎設施實現新突破。福建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五年累計一萬三千多億元人民幣,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三千七百多億元人民幣,均超過一九四九年到二00二年的總和。基礎設施的改善成為福建翻天覆地變化的顯著標誌,也就不難理解。

  具體表現為,僅僅五年間,港口貨物吞吐量從一億噸增加到二點四億噸;集裝箱吞吐量從二百五十六萬標箱增加到六百八十六萬標箱;高速公路通達所有設區市,通車里程從五百八十四公里增加到一千三百六十五公里;鐵路出省通道增至四條,五條在建快速鐵路規模突破一千公里;電力裝機容量從一千三百多萬千瓦增加到二千三百多萬千瓦,其中火電新增七百三十萬千瓦,相當於二00三年前的歷年總和;鄉鎮通寬頻、村村通電話全面實現。

  閩臺合作拓展新作為。統計數字顯示,過去五年裏,閩臺貿易額翻一番、二00七年達到六十九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累計三十四點七億美元;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擴大到全省,海峽兩岸林業合作實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相繼設立;“兩門”、“兩馬”、“泉金”航線成為兩岸人員往來的最便捷通道,往來人員從六點一萬人次增加到了七十七點八萬人次。

  福建與澎湖海上貨運直航取得突破性進展,廈門新增為兩岸包機航點,福建居民赴金、馬、澎地區旅遊先後啟動,率先零關稅進口臺灣水果、率先擴大臺灣農産品準入種類和範圍、率先設立臺灣農産品和水産品集散中心等一個個“率先”,更是凸顯了海峽西岸“先行先試”拓展閩臺交流合作的新作為,閩臺各領域交流合作的持續擴大。

  此外,海峽西岸的新發展還見諸於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建設的方方面面。黃小晶省長已提出,今後五年福建要朝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的目標邁進,努力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區。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