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民俗通兩岸 保生慈濟文化成廈門與臺交流新名片

2008年01月27日 07:4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1月26日電(陸春艷) 保生大帝是海峽兩岸民眾共同信仰的醫神,在臺灣民間信仰的影響力僅次於湄洲媽祖,供奉保生大帝的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也因此成為海峽兩岸文化、宗教與民間交流的紐帶。廈門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明水錶示,廈門市正在著力打造青礁慈濟文化品牌,使其成為廈門與臺灣交流的新名片,進一步促進兩岸民間文化交流。

  保生大帝吳本(一説“夲”)與媽祖、關帝爺並列為臺灣民間的三大信仰,民間也稱其為醫學真人、吳真人。據王明水介紹,保生大帝在中國大陸、臺灣以及世界其他地方共擁有分靈廟1000多座,其中臺灣分靈廟就達近400座。

  據悉,作為保生大帝懸壺濟世以及羽化歸隱的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被世人尊為“閩臺慈濟第一宮”,與吳本出生地龍海市白礁村的慈濟宮共奉為保生大帝祖宮。每年都有數千名臺灣同胞前往青礁慈濟祖宮拜祭保生大帝。

  王明水介紹説,廈門依託青礁慈濟祖宮這一載體,已經成功舉辦了兩屆保生慈濟文化藝術節,在海內外産生了強烈反響,前往參加的臺灣同胞也逐年增多。2007年8月,應金門保生大帝信眾多年來的盛情邀請,在青礁慈濟祖宮的牽頭下,廈門市各界人士組成300人團組,護送保生大帝神像赴金門巡遊,受到熱烈歡迎,金門縣城萬人空巷。該巡遊也成為兩岸民俗文化交流的一個里程碑。

  王明水錶示,第三屆青礁慈濟文化藝術節計劃將於今年4月18日舉行,屆時將邀請更多的臺灣同胞參加。

  他説,廈門海滄區政府非常重視對青礁慈濟祖宮的保護和開發,進行了相應的重修和擴建,還通過開展一些義診活動,弘揚吳真人救世濟民的精神。通過改善軟硬設施的條件,進一步打造青礁慈濟的文化品牌,傳承保生大帝慈濟和諧的精神,深化兩岸民間交流。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楊雲濤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