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民間信仰到漳州尋根已形成熱潮

2008年01月25日 12:59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漳州是臺灣民眾主要祖籍地之一,有近四成臺灣民眾祖籍地在漳州。在漳州,成規模的民間信仰宮廟達二千四百多座,它們不但是閩南民俗文化傳承保護的一個重要平臺,也成為臺灣不少民眾謁祖尋根的目的地。

  漳州市民族宗教局劉加來局長介紹,不久前,一位在上海投資的臺商李先生專門打電話來詢問薌城區的正德宮是否還在。李先生説,他的祖先從漳州赴臺後,已經傳了五六代了,祖籍地已經沒有親人了。但是他的祖輩卻一直沒有忘記告訴子孫,祖籍地有一個正德宮,如果宮廟還在,他一定要回來尋根謁祖。

  劉加來局長表示,民間信仰已成為臺灣民眾和祖籍地之間重要的感情紐帶。

  幾百年來,漳州先民漂洋過海,篳路藍縷,在臺灣開拓出一片新天地。他們同時還帶去了家鄉的許多民間信仰。漳州的主要民間信仰有保生大帝、開漳聖王、關帝、三平祖師等,在臺灣都有幾百座的分靈、分香。其他如龍海市的錦宅五恩宮、白水安懷宮,雲霄縣的雲山書院,漳浦縣的威惠廟、古公三王廟,平和縣的三平寺,薌城區的西街王爺宮、天寶玉尊宮,長泰縣的正順廟等都是臺灣同類宮廟的祖宮、祖廟。

  據漳州市民族宗教局民間信仰科李旭春科長介紹,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漳臺民間信仰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漳州全市有五十多座民間信仰宮廟有臺灣地區信眾組團前來謁祖朝聖,並呈現逐年增多的態勢。其中以龍海市白礁慈濟宮、雲霄縣威惠廟、東山縣關帝廟和平和三平寺為最。

  據不完全統計,二00六年至二00七年六月,龍海白礁慈濟宮接待臺灣和東南亞國家前來進香的團隊八十八個、二點六萬餘人次;平和三平寺接待臺港澳僑信眾二百二十一批、七點零八萬人次,在去年舉辦的首屆平和三平祖師文化旅遊節上,臺灣二十七座分廟派出一百餘代表前來參加。自一九九二年以來,東山關帝廟已連續十六年成功舉辦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節,在海內外引起很大反響。

  此外,二00七年三月二十八日,漳州雲霄縣舉辦首屆國際開漳聖王文化節,臺灣開漳聖王廟團聯誼會會長林茂榮和新加坡首屆國際開漳聖王文化聯誼會會長陳寬成率一百三十余名代表出席,並到薌城區官園威惠廟出席開漳聖王雕像落成儀式。十月八日至九日,臺灣中區開漳聖王廟團聯誼會組織九座開漳聖王廟的二百六十余信眾到薌城、龍文、雲霄和東山謁祖朝聖,開展文化交流。

  二00五年至今,臺灣基隆市慶安宮和彰化縣三山國王廟聯誼會先後與薌城區下沙齊天宮媽祖廟結緣,每年都組織大型進香團前來朝拜進香,開展兩岸民間信仰文化交流,進香團成員最多達到四百餘人。

  漳州市民族宗教局劉加來局長表示,未來漳州相關部門還將力爭改變以往只有臺灣方面走進來的單向交流現象,創造條件“走出去”,有計劃地組織民間信仰宮廟人員赴臺訪問交流,為今後更好地開展對臺交流交往打好基礎。

  2007年3月29日,首屆中國(雲霄)國際“開漳聖王”文化節暨枇杷節在漳州雲霄縣將軍山公園開幕。由臺灣開漳聖王廟19家宮廟100多位嘉賓和新加坡10位漳籍人士組成的進香團,祭拜了漳州文明的開創者——陳元光。

  雲霄是漳州文明的發祥地。1300多年前,河南固始人陳元光隨父唐歸德將軍陳政奉詔率固始87姓、近萬名府兵南下入閩,駐兵雲霄,息亂安邦,開創了漳州文明的歷史,被後世尊稱為“開漳聖王”。陳元光這一創舉不僅維護了國家統一,促進了民族的融合,也為中原文化在閩粵臺等地及東南亞各國的傳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如今,祭祀“開漳聖王”的祖廟雲霄威惠廟僅在臺灣的分廟就多達300多座,每年從海內外各地前來雲霄尋根問祖、拜謁先賢的信徒絡繹不絕。

  雲霄也是知名的“中國枇杷之鄉”,“早鐘6號”枇杷以早熟、果碩、味美聞名,春節即可批量上市,被譽為“開春第一果”。

  開幕式上舉行的古典舞、聖王巡安活動、舞龍舞獅、威風鑼鼓、大鼓涼傘等民俗表演,吸引了來自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香港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人觀看。文化節期間還舉行了經貿簽約儀式、開漳聖王文化中心落成剪綵儀式和開漳聖王文化研討會等活動。

  在當天舉行的工業項目簽約儀式上,共有34個項目簽約,計劃投資總額19.5億元,其中總投資8億元的、年産50萬立方米定向刨花板項目是雲霄縣近年來引進的最大投資工業項目。另有4家枇杷購銷企業當場簽定了枇杷鮮果及系列産品購銷合同,交易總額3000噸,交易額5000萬元。同時,福建省農業廳揭曉了枇杷品評大賽評選結果。

  2007年6月27日上午,“第十六屆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山關帝廟前隆重舉行。新加坡、香港、南美洲等地的鄉親代表;海峽兩岸關帝信眾、兩岸專家學者、臺灣鄉親、旅外僑胞、臺商協會代表、企業家、書畫家、各地客商、旅遊界人士及當地群眾2萬多人參加了開幕式。

  始建於明代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的東山關帝廟,是臺灣1000多座關帝宮、廟的香緣祖廟。10多年來,兩岸同胞已在這裡成功地舉辦了十六屆關帝文化旅遊節。關帝文化旅遊節以和平為主題,每一屆都吸引了上萬名海內外賓朋及臺灣關帝信眾前來參加,在海峽兩岸産生了巨大影響。開幕式上,舉行了關帝祭祀大典、廣場文藝演出、祈福誦經等活動。在悅耳的“和平曲”和“和平舞”中,兩岸信眾靜靜默禱,祝願兩岸人民平安幸福。文化節期間,同時舉辦樂漳州首屆旅遊節和閩臺水産品博覽會。

  2007年7月18日上午,首屆海峽兩岸(平和)三平祖師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在漳州平和縣三平風景區舉行。開幕式後,來自海峽兩岸、港澳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數千名海內外信眾齊聚平和縣三平風景區,共同祭拜他們信仰已久的三平祖師公,祈盼國家安泰,人民康寧,兩岸早日實現統一。

  三平寺始建於唐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不僅在閩南地區家喻戶曉,而且在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等32個國家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華僑、華人、同胞中久負盛名,僅臺灣地區的信眾就達萬人以上。臺灣地區至今尚有50多座三平寺的分廟,許多分廟每年都組團到三平寺進香朝聖。此次三平祖師文化旅遊節,三平臺灣分廟中有24個分廟派出100多名代表前來參加盛典。

  上午9時30分左右,禮炮響起,頌典儀式在莊嚴的樂聲中正式開始。200多名身著禮服的信眾代表在主祭人的帶領下俯身向祖師公跪拜叩首,行三獻禮。其中,瑞虎獻果、金蛇獻茶等體現了濃厚的鄉土文化和民俗特色,祝文中突出了三平祖師文化廣濟、和諧、發展的主題,表達了海內外信眾祈盼國泰民安、兩岸統一、和諧發展的強烈願望。據悉,目前三平祖師頌典儀式正積極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