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08中國經濟藍皮書:大陸經濟增長帶動臺港澳經濟

2007年12月06日 08:1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2008年經濟藍皮書《2008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近日出版,藍皮書對臺港澳地區經濟形勢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並對2008年三地區經濟發展作出展望。藍皮書指出,2007年中國大陸經濟強勁增長,帶動臺港澳地區經濟發展,港澳經濟繁榮,兩岸貿易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臺灣經濟:面臨不確定因素

    據臺灣地區統計部門預計,臺灣年內經濟增長率將達到4.58%,但由於臺灣地區對美國、日本出口出現衰退,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比例也大幅減少,上半年臺灣地區經濟對外需擴張減弱,只能寄希望於內需來拉動島內經濟增長。

    然而,大陸經濟2007年仍將維持10%左右的強勁增長,為下半年臺灣地區外需保持穩定提供了有利條件。尤其對大陸貿易已成為臺灣地區需求擴張的主要來源,有利於拉動其總體經濟增長。

    2007年兩岸貿易繼續保持了快速發展勢頭。按中國海關統計, 1至8月兩岸貿易額同比增長了13.0%,達到775.4億美元;其中,大陸自臺灣地區進口623.6億美元,同比增長12.6%,産品主要集中于電機設備及其零件上。但值得注意的是,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增速慢于大陸進口增速,在大陸市場佔有率持續下滑,臺商對大陸産業投資力度也在減弱。若此種減緩趨勢無法扭轉,其對兩岸貿易的帶動效果將進一步減弱,對大陸貿易順差增幅可能相對減弱。

    展望2008年,臺灣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受美國次級債等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長減緩,對臺灣地區出口擴張相對不利;臺灣地區2008年領導人選舉的結果,也將對兩岸關係和臺灣當局的大陸經貿政策産生重要影響,進而對臺灣經濟發展産生深刻影響。當然,如果2008年島內政局出現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的變化,會促使兩岸加快“三通”和逐步實現經貿關係的正常化,那麼臺灣經濟仍可大致維持與今年同比的中低增長速度。

    香港經濟:高增長低通脹

    2007年是香港回歸祖國10週年。10年來,香港經歷了多次嚴峻考驗,金融風暴、納斯達克股市泡沫爆破、全球經濟放緩、“非典”以及長達6年的通貨緊縮,自2003年來,香港經濟連續15季強勁復蘇,現在進入了高增長、低通脹的繁盛時期,商貿繁榮,金融業活躍,就業人數處於歷史新高。

    內地暢旺的貿易及強勁的內部需求大致抵消了美國市場放緩對香港經濟的影響,香港産品在內地市場的佔有率是美國和歐洲的總和。香港股票市場交易旺盛,房地産穩健發展,勞工收入持續增加,本地消費開支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別上揚5.3%和6.6%,通脹率平均為2.5%;同時,經濟繁盛也惠及不同行業和不同技術水準的工人,勞工失業人數進一步下跌,僅6至8月間,創350萬人就業的新高,就業不足率僅2.3%。

    展望未來,香港經濟基礎穩健,前景光明。國家“十一五”規劃明確表示支援香港發展金融、物流、旅遊及資訊等服務業,保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背靠高速增長的經濟腹地,香港的優勢産業對國家經濟的發展作用是獨特而不可替代的。

    澳門經濟:每人平均GDP創歷史新高

    作為一個開放的超微型自由港經濟體,澳門自1999年12月回歸以來,特區經濟經歷了7年的快速發展,每人平均生産總值約28436美元,創歷史新高,首度超越香港。澳門博彩業收益在2006年甚至躍進于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的金光大道之前,在中國200個城市綜合競爭力中名列第十名。

    2007年澳門地區總體上經濟增長保持平穩態勢,財政收入保持增長,博彩業收益及旅遊業帶動失業率創10年新低,人力資源危機開始凸顯。2007年8月,亞洲最大的綜合式酒店及世界第二大建築物——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開業,其作為全球最大複合博彩設施,被視為澳門旅遊博彩業新的里程碑。此外,2007年底還將有美高梅金殿投入營運,屆時,澳門博彩業6大賭牌將悉數登場,使2008年博彩業的競爭逐漸白熱化。

    到2008年,澳門的賭桌將由2007年第二季度末的3102張增加至4700張,直接帶動賭場員工由5萬人增至7萬人,酒店工作人數也會由現在的1萬多人猛增至3萬多人,而外籍高級管理人員也將會成為未來三年內急需的人才。此外,澳門還充分利用CEPA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戰略的實施,考慮引進高科技和産品,研製開發新産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008年澳門特區經濟將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新天地。(記者張意軒、周小苑)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