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拓寬致富門路 臺資農業企業成三亞經濟增長新亮點

2007年12月02日 14:3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2月1日三亞消息  三亞臺資農業企業在引領當地經濟中起到“領頭羊”的作用,拓寬了三亞市農民致富的門路。這是今天下午三亞市副市長岳進在三亞會見“兩岸媒體海南行”記者一行時,所做出的表述。

  岳進介紹説,三亞市以其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成為臺商看好的投資之地,近年來臺資企業發展十分迅速。據統計,截止今年10月,在三亞投資的臺資企業共120家,合同投資總額為4.5億美元,實際投資3.9億美元,開發項目135個。其中,臺資農業企業共有45家,這些臺資農業企業大多數都辦的很成功,效益很好,成為三亞農業生産的樣板企業。這些企業引進的高産優質品種和先進的生産技術,對三亞以及周邊的縣市的農業影響很大,為三亞市農業經濟的發展、帶動農民生産致富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推動了三亞農業産業結構的調整

  過去,三亞農業主要以水稻種植為主,熱帶作物種植較少,海水養殖幾乎沒有。1988年以後,隨著三合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大亞公司、大東山海水養殖場等一大批臺資農業企業涌入三亞,成片開發,引進優質品種和現代化的管理,廣大農民看到了臺資企業通過品種改良、技術革新、集約化規模經營,能産生更大的經濟效益,於是紛紛改變過去只囿于傳統農業種植的做法,通過三亞市政府的大力引導,在荒坡、瘦地改良種植芒果等熱帶水鬼,平地種植香蕉、西瓜、小番茄,水田輪作水稻、冬季瓜菜、灘塗進行海水養殖,過去單一的農業種植模式逐步向多种經營方向轉變,農業産業結構更趨合理,農業生産向全方位發展。目前,熱帶高效農業已經成為三亞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對此臺資農業企業功不可沒。

  激發了農民種養優質品種的積極性

  上世紀90年代前,儘管政府提供低息貸款鼓勵種植熱作,但三亞、陵水、樂東、東方等周邊縣市農民大多只種植糧食和瓜菜作物,自三合利、千駒公司等臺資企業引進臺灣高産優質的芒果、無籽西瓜、香蕉等熱帶作物後,農民看到種植這些作物價格比當地品種高,見效快,不用政府再去動員,紛紛轉變觀念,主動到臺資企業學習技術,爭種高産優質熱帶作物,出現了種植熱潮。近年來,隨著大亞養豬場、富群水産養殖場和大東山海水養殖場的發展,周邊農民又紛紛效倣,飼養美國瘦肉型豬、養殖“九孔”鮑魚、石斑魚(龍膽石斑魚)、南美白對蝦等,掀起了農業種植和養殖的新高潮。

  拓寬了農民的生産渠道和致富門路

  目前,在三亞市臺資企業打工的人員有1萬多人,大部分是當地農民,這些農工將打工掙得的工錢拿回家去搞農業開發又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這些農工在學到種植和管理的技術之後,回到自己村裏也可以模倣應用。一些臺資農業企業如千駒公司、耀農公司為了擴大種苗的銷售,也在公司周邊鄉鎮、農場開辦熱作種植培訓夜宵,免費向農民傳授種植和管理技術,為農民鋪平了一條生産致富之路。

  帶動了部分農民生産致富

  跟著臺商搞種養能夠得到高産出高效益,這是幾年來三亞農民在種植了臺商引進的各種優良熱作品種後的普遍共識。如在最早進入三亞的臺資農業企業三合利公司的帶動下,不少農民種植哈密瓜發了財。近年來又跟著臺商種植小番茄、火龍果、大棗、百香瓜等,也獲得了很好收成。南田農場的大部分職工,早年種植“青皮”芒果,因結果少,果形差、價格低,前幾年在千駒公司、大亞公司的影響下,嫁接“臺農一號”、“愛文”、“紅金龍”、“益文”等品種,這兩年獲得豐收,收入頗豐,曾受到前國家領導人江澤民的稱讚。南田農場還因此成為省級“瓊臺農業合作實驗區”示範基地。

  岳進最後表示,三亞臺資企業不僅拓寬了農民致富的門路,還輻射帶動了三亞農業經濟的發展,在全海南省授予的18個“瓊臺農業合作實驗區示範基地”中三亞市就佔5個,成為全省最多的市縣。臺資農業企業已經成為三亞經濟增長的新亮點。(李傑)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楊雲濤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