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張忠謀指臺灣經濟倒退 迫切需開放兩岸三通

2007年11月21日 11:1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資料圖: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 中新社發 王辛莉 攝


  中新網11月21日電 “過去十年,在全球化加速進行時,臺灣不只停滯,甚至倒退”,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20日應臺北美國商會之邀,發表演説時,提出上述看法。 張忠謀説,臺灣目前尚具高度競爭力的經濟環境,應歸功高教育程度人口、健全社會生態系統以及勤奮工作的員工。然而,不幸的是,臺灣也有弱點,亦即缺乏經濟的開放性。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張忠謀説,這一弱點,是近年臺灣遭遇的最大問題。他説,大陸是全球發展最快速的經濟體,臺灣地區人口只有大陸的2%,因此臺灣最好扮演大陸與世界連結的入口,如果臺灣在15或20年前看見這個機會,臺灣的經濟發展會遠遠超過現狀,只可惜,當時臺灣未善加利用這個機會,就是如此簡單。

  經濟成長經常受到諸多條件限制,但張忠謀認為,臺灣的問題是受限于制度與文化。他説,即使臺灣的民主發展已逾十年,但必須的建制尚未完全,行政、立法和司法部門之間,需要更多的平衡。張忠謀認為,行政權目前居於主導地位,但立法與司法權並不完整且臺灣的市場經濟也尚臻成熟,政府干預仍處處可見。

  “臺灣現況如同清朝時代,錯過趕上西方發展機會”,張忠謀説,中國人受到傳統的局限,重視服從甚于創新,加上臺灣只看島內,對外面世界漠不關心,使他聯想到十八世紀末期清朝乾隆皇帝當政的時代。

  張忠謀説,“乾隆認為,當時的中國遠比世界其他地方好”,最近臺灣發生的一連串事件,讓他覺得與乾隆當政的態度,十分相似,而乾隆王朝讓中國錯失捉住西方工業與科技發展的最後機會。

  不論明年三月誰當選“總統”,張忠謀認為,更開放的兩岸政策會出現。至於臺灣最迫切急待解決的問題,張忠謀的回應是放寬投資限制和兩岸三通。張忠謀表示,臺灣的全球化和開放腳步尚未完全,前述政策變革有助臺灣克服自身在經濟發展的主要弱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楊雲濤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