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海峽工藝品博覽會莆田開展 臺灣藝術品亮相(圖)

2007年10月27日 10:1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藝博會今天莆田開展

  50扇玉雕屏風連成《媽祖聖跡》

  

藝博會今天莆田開展

  大師級精品潮繡《龍騰盛世》

  本報記者 李熙慧

  郭光儀

  肖春道 文/圖

  本報訊 第二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今天上午在莆田開幕。

  展廳全部對外開放,分為3個展廳16個展區,共設700多個展位,展出作品1萬多件。展品類型豐富,包括木雕、玉雕、青石雕、漢白玉雕、壽山石雕、根雕、竹雕、古典工藝傢具、藝術陶瓷、紫砂壺、漆器、金銀首飾、珠寶、刺繡、剪紙、油畫、壁畫、古玩、字畫等幾十個品種。

  記者還了解到,本次藝博會,還將舉行海峽兩岸攝影大賽、莆仙戲匯演、工藝品項目推薦及簽約儀式等諸多活動。

  看潮繡、木雕……

  領略大師風采

  昨日,記者趕在開幕前搶先參觀了展館。不少提前進館的人也開始詢問工藝品、玉石的價格,和主人商量著先買,生怕今天開展之後好東西被別人買走了。

  一進大門,左右兩側都是大師精品區,被藝博會“截”回來的大師級精品潮繡《龍騰盛世》屏風就擺在左側很顯眼的位置。真是百聞不如一見。5條黃澄澄的金龍張牙舞爪,繡在薄如蟬翼的透明如玻璃的真絲布料上,龍高出布料5釐米左右。據了解,屏風使用了40萬米金線,布料上是雙面繡制,5條金龍像騰飛在祥雲中。

  走出大師精品區,還有臺灣館、綜合館、陶瓷展區、刺繡展區和石雕展區。此外,還有永樂宮壁畫、5億龍床。

  臺灣館將為我們展出木雕、牙雕、陶藝、瑪瑙、玉雕等極具臺灣特色的藝術品。

  二層的展廳是木頭的世界,根雕、木雕、古典工藝傢具,其中仙遊縣以強大陣容展示了“仙作”傢具的魅力。壽山石、珠寶等展區也在二層。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榮獲中國首屆“民間國寶”稱號的印度千年老檀香木雕《瑤池集慶》,係工藝美術大師李鳳強花費三年時間雕琢,令人嘆為觀止。

  三層展廳有李耕書畫作真跡展放。弘一法師曾將李耕與國畫大師齊白石並稱為“南李北齊”,來到藝博會上就能看到這位被稱為“現代古典人物畫第一人”的書畫真跡。

  30米長玉雕屏風

  展現媽祖聖跡

  昨晚7時,本次展覽又一個重量級玉雕屏風《媽祖聖跡》,在莆田工藝美術城內完成布展。這幅作品長30米、高2米、重5噸,由50扇屏風連成,專家初步估價1.8億元。據了解,《媽祖聖跡》是目前世界上反映媽祖故事規模最宏大、雕刻最精美的藝術品。

  創作者王銀華説,2000年他專門到湄洲島天后宮看媽祖,又查閱了很多線裝書。此後,他沿海北上看各地的天后宮,一直到了天津。2001年又先後去香港、澳門的天后宮。他發現,天后宮裏繪有不少媽祖故事,但都不完整,比較零散,於是有了把媽祖從出生到成仙這中間的各種故事完整表現出來的想法。2002年正式開始創作,用了5年時間,買了40噸的玉、石料,由一百多位藝術家共同製作完成,很多故事創作底稿都是中國美院的教授繪畫完成。

  王銀華説,玉雕屏風裏的內容是根據《天后志》和《天妃顯聖錄》及民間有關媽祖的聖跡故事,經過選擇,濃縮為媽祖誕降、窺井得符、化草救商、焚屋引航、湄嶼飛升等數十個系列主題。

  記者看到,屏風底呈黑色,玉雕顏色絢麗鮮艷,所有顏色都是玉石的原色,其中有密玉、壽山石、和田玉、蕭山紅石、青田玉等各種玉料、石料。大概算一下大大小小三百多個人物,每一個都不相同。延綿不斷、金碧輝煌的浮雕與立體畫面,極其生動地展現了媽祖出生、成長、飛升以及救難聖跡。綜合運用了擎雕、鏤雕、浮雕、立體雕刻、多層疊雕、平磨等多種工藝手法,各種天然石色完美地展現于畫面。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陽艷萍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