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通訊:一個臺灣女學者的“碑林”情結

2007年10月26日 07:4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西安十月二十五日電 題:一個臺灣女學者的“碑林”情結

  中新社記者 冽瑋

  今天,在臺灣一些大學和博物館中,活躍著一批從事中國歷史教育和文博研究及推廣的專家學者,他們置身現代化的滾滾紅塵,仍專注于中華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傳播。在臺灣朝陽科技大學任教的耿慧玲女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正在西安參加“紀念碑林九百二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耿教授坦言,她出生於臺灣,所從事的碑志研究,可謂冷門中的“冷門”,但她癡迷於此二十餘年,且頗有建樹。近年主攻課題是臺灣碑志,研究臺灣碑志可以了解儒家思想文化如何在異地傳播、融合與發展的基本軌跡。

  她告訴記者,金石學興起于北宋,從歐陽修開始,就強調石刻可正史傳之闕誤,可知時政之得失,見文風之遷變,觀書跡之精妙。碑誌石刻除了無可比擬的書法藝術性外,還包含了大量社會民俗、道德信仰、宗法禮儀、婚姻繼承、族聚遷徙等方面的豐富資訊,值得作多層面的探討。

  記者看到,長髮披肩,一襲繡花長裙的耿女士成為整個會場之“靚”點,她所作的論文《西安碑林收藏與臺灣碑志之比較》獲得了與會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

  耿女士説,臺灣現存古碑兩千多方,時間跨度為四百年,基本是明清碑志,保存完好。這些碑志充滿海洋文化、民族關係、開墾形態、移民問題等內容,與碑志所在的時空有密切關聯,為研究那個時期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比如清朝時臺灣原住民不識漢字,加上吏治敗壞,故而碑志之立就成為臺灣地區重要的公文依據。她還透露,雖然在臺灣喜歡金石學的學子呈青黃不接態勢,但總體而言中小學教育還是非常注重歷史,列為必修課,規定每個學生必須參觀歷史博物館,寫出書面心得。

  談起收藏了漢、魏、隋、唐、宋、元、明、清、民國各代碑志三千多件的西安碑林,耿女士眼睛發亮,她表示,西安碑林稱得上是中國最大的石質書庫,更是一座舉世罕見、魅力無窮的特殊博物館,它肩負著傳承中華古老文化的重大歷史責任,也是古代中原文化的核心。她説自己第一次來大陸,懷著朝聖般的心態,直接目的地就是西安碑林。在外人看來,生僻古奧的一方方碑志,她卻能解讀出許多鮮活的資訊。

  作為西安碑林的客座研究員,耿女士顯然對西安情有獨鍾,每每聊到此間的風土名勝,便手舞足蹈,興奮不已。“你曉得嗎?西安的醪糟很好吃,可惜帶不去臺灣。我把我能拿得動的剪紙啊,皮影啊、農民畫啊都帶回去了,那是千口稱讚哦!”

  據悉,耿教授在臺灣的辦公室墻壁上,懸挂著一幅精心裝裱的碑林拓片。她説自己就像個游泳愛好者,夢中也會徜徉在無邊無際的碑“海”墨“水”之中。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董潔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