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黃幸:紀念臺灣光復 期待兩岸和平

2007年10月26日 07:35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光復親歷者老臺胞黃幸先生在座談會上發言(攝影 趙穎芳)

 

  台灣網10月25日北京消息 今天上午,由臺盟中央、全國臺聯舉辦的紀念臺灣光復62週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臺灣光復親歷者老臺胞黃幸在座談會上發言指出,我們今天紀念臺灣光復,對遏制“臺獨”,構建和諧兩岸關係很有必要。

 

  黃幸先生首先回顧了臺灣的歷史。他指出,臺灣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1895年4月16日臺灣變成了日本對殖民地。清政府簽訂的《馬關條約》中把臺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這一不平等條約恰恰從反面證明了臺灣屬於中國,不然哪來的“割讓”。《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也明確了日本侵佔臺灣的非法性,併為中國收復臺灣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據。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發表了無條件投降書,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條款,承擔忠誠履行公告各項條款的義務,即向盟國承諾將臺灣歸還中國的國際義務。

 

  黃幸先生講到,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舉行。至此,日本將甲午戰爭後從中國竊取的臺灣、澎湖列島交還中國的一切法律手續均告完成。同一天,臺灣省政府行政長官陳儀代表當時的中國政府莊嚴宣佈,臺灣、澎湖列島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土地,人民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以1945年10月25日的受降儀式為標誌,臺灣正式回到祖國,在事實上,在國際法及國內法上,重新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到今天未曾改變。這一天成為了臺灣的光復節,永遠地載入現代中國的史冊。臺灣光復確實來之不易,我們應倍加珍視。我們也應從臺灣光復認識到臺灣的法律地位,確認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黃幸先生還在講話中指出,陳水扁上臺以來,一直不遺餘力地採用種種手段推行形形色色的“臺獨”分裂活動,從民族認可、社會基礎、文化教育、意識形態、倫理道德、生活習俗等方面,全方位推動“臺獨”。其中,歪曲歷史,根據“臺獨”需要詮釋“歷史”,是他們的慣用手法。近一時期,為謀取一己一黨之私利,為掩蓋自身諸多弊端劣跡,陳水扁加緊了“臺獨”分裂活動,炮製新的“臺獨綱領”——“正常國家決議文”,並大張旗鼓地開展“入聯公投”活動。這是圖謀改變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現狀,走向“法理臺獨”的重要步驟,正在把兩岸關係推向危險的邊緣。兩岸同胞應該團結起來,共同維護臺海和平,堅決制止陳水扁“臺獨”冒險活動。

 

  最後,黃幸先生特別強調,胡錦濤總書記在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七大報告中,闡述了國家對臺政策,對我們反對和遏制“臺獨”,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理論武器。針對五年來兩岸關係的變化,胡錦濤總書記還提出了“以人為本”,變被動為主動,趨利避害,互利雙贏的兩岸和平發展觀,我們應認真學習領會貫徹。只要我們高舉和平發展大旗,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冒險活動,真正貫徹“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真誠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定能粉碎“臺獨”冒險活動,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趙穎芳)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董潔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