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申城風景線:臺商太太丹青妙筆“畫説”上海

2007年10月20日 09:39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學用丹青妙筆“畫説”自己的上海見聞,已成為上海眾多臺商太太的時髦享受之一。由女性臺胞社團提供的權威統計稱,在上海地區近三十萬台胞中,臺商太太已佔相當比例。如今在位於上海虹橋地區的幾處私人畫室和“創意會所”裏,就有上百名臺商太太學員。圖為在上海西郊一處畫坊,臺商太太正在拜師學畫,將自己上海新家的“後花園”搬上油畫板。 中新社發 許曉青 攝

  中新社上海十月十九日電 題:臺商太太丹青妙筆“畫説”上海

  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

  臺商太太陳晴芳每週都會抽出一天時間與“畫伴”相約去畫室練筆。與大部分臺商太太一樣,晴芳放棄了臺灣的高薪職位,潛心移居上海相夫教子十多年。大約兩年前,繪畫成為了她的新寄託。

  經過多年“深耕”,臺商群體漸漸融入了上海的社區生活。落戶上海的近萬家臺資企業,帶動了近三十萬台胞在此安家,臺商配偶已佔到相當大的比例,也可謂撐起“半邊天”,她們或是“全職太太”、或身兼家庭和工作的雙重責任。

  從零開始,學用丹青妙筆“畫説”自己的上海見聞,已成為眾多臺商太太的時髦享受之一。由女性臺胞社團提供的權威統計稱,僅在位於虹橋地區的幾處私人畫室和“創意會所”裏,就有上百名臺商太太學員。

  在位於上海哈密路的李進學畫室,臺商太太“繪畫團”已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李老師原本與臺商太太們素不相識,兩年多前,幾位臺商太太結伴去上海文化街福州路買畫具,商家推薦了李老師招收這些女學員,沒想到“一傳十、十傳百”,晴芳和她的閨中密友、社區內的臺胞鄰居,先後拿起了畫筆,拜師學藝。

  李進學老師説,臺商太太們每週來我畫室一次,長的已堅持了幾年,短的剛習畫數月,她們給人留下的映像是“摒棄功利,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描摹”。

  今年早些時候,李老師招收的二十二位臺商太太繪畫學員,聯袂舉辦了一屆慈善義賣畫展,晴芳和她同伴的作品也一一亮相。眾太太的丹青還得到了滬上銀行家們的關注,最終募得一筆數額不小的善款,悉數捐助紅十字組織,用於上海病童康復治療。

  來自臺北的Ruby是“繪畫團”的新成員,最近她臨摹了一幅名為《幸福花園》的油畫。她對記者説,這代表了自己來上海的真實心情。

  Ruby透露,來上海才一年時間,畫油畫成了自己的新嗜好,“我想用西方的技藝去追尋我的東方情懷”,我身處上海,心也跟著中國的“脈搏”一起跳動。

  綠茵、小橋、流水,一一入畫。來上海安家多年的月娥是臺商太太“繪畫團”中的領袖人物。在上海西郊賓館後門的“銳變”畫坊,記者見到月娥正在老師的指點下,將自己上海新家的“後花園”勾勒成畫。月娥説,當一名臺灣“新上海人”感覺很幸福。

  學了幾年油畫技法後,如今,晴芳、月娥已準備轉攻傳統中國畫。她們説,已能十分適應上海的生活節奏,期盼著全家能在這座城市裏生根,迎接即將到來的奧運會和世博會,到時候一定有更多的美好圖景,值得用自己畫筆記錄下來。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董潔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