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海觀瀾:寫進黨代會報告 “海峽西岸”正春風

2007年10月17日 08:17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福州十月十六日電 題:“海峽西岸”正春風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經濟發展。”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開幕會上的報告中如此提出,擲地有聲,意味著“海峽西岸”的概念首次寫進了中共的黨代會報告。

  這樣的表述,對於福建人來説並不陌生。因為福建二00四年初提出海西發展戰略構想以來,“海峽西岸”就相繼寫進了中共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的重要文件,“支援海峽西岸經濟發展”也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和政府工作報告中得到明確肯定,隨後獲得了國家三十多個部委在規劃佈局、項目安排、政策措施各方面的積極響應。

  這樣的表述,還是讓秋意漸濃的福建如沐春風。因為“海峽西岸”寫入十七大報告,進一步表明瞭中共對與臺灣隔海相望的福建發展與進步的高度重視,進一步突出了其在中國區域發展版圖上的重要地位。

  更為顯著的是,這樣的表述,不是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的段落中被提及,而是寫在“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篇章中,顯見了福建作為對臺前沿平臺的獨特地位和特殊作用。

  “這是福建發展的大好機遇”,“這必將有力地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實現新的歷史性發展”,“這是我們共同的期望,對福建來説是一個新的發展契機”,“無疑給海西建設帶來了又好又快發展的新機遇和新動力”……傾聽十七大,福建人充滿歡欣與鼓舞。

  “海西的關注度不斷提升,不僅凸顯了福建在兩岸交流和經貿往來中的特殊地位,對於在閩臺商臺企發展也是一個很好的利好消息”,“希望隨著海西建設的不斷推進,海峽兩岸共同努力,早日促成兩岸的直接‘三通’”……解讀十七大,一如首家海峽兩岸合資壽險公司——國泰人壽的福建分公司總經理蔡炳傑、最早入閩投資臺商之一的黃益建所言,許多在閩臺商備受振奮,期許良多。

  沒有理由不相信,海峽西岸的建設與發展,將受益兩岸,在促進兩岸經濟整合、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中發揮效應。目前,福建省已成為對臺工作平臺和渠道最為密集的地區,吸收臺資項目、利用臺資金額以及與臺灣的貿易額都位居大陸各省市前列,閩臺農業合作位居大陸第一。

  四個臺商投資區,一個覆蓋福建全省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一個海峽兩岸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三明),還有臺灣農民創業園、對臺小額貿易點、臺灣漁輪停泊點、臺商節日包機航點、臺灣水果集散中心、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還是大陸唯一和臺灣開通試點直航的省份、唯一實現了與臺灣地區客運雙向直航和貨運海上直航的省份,這些無不把福建與臺灣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也沒有理由不相信,海峽西岸的繁榮與進步,將使之崛起成為中國東部沿海一個新的經濟版塊,完善中國的區域發展佈局。

  海峽西岸正春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啟動實施三年多來,福建迎來了一個新的大開放、大開發黃金期,呈現出閩人常常説的“風正氣順、人和業興”良好趨勢。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董潔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