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閩霞浦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先行先試"開端良好

2007年10月16日 07:1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二00六年六月二十二日,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經國臺辦批准落戶福建霞浦縣。至今一年多過去了,這個備受兩岸關注的項目建設進展如何?來到霞浦,耳聞目睹告訴我們,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先行先試”開端良好。

  站在霞浦縣三沙鎮隴頭村一塊填海填起來的開闊空地上,遠處靠海邊有鏟車還在施工,平整沙土,在灘塗上繼續填海造地。霞浦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核心區項目就選址於此進行建設。

  該中心籌委會招商科葉小舜科長介紹,截至九月中旬,這裡已圍海造地二千三百多畝。而該中心規劃佔地一萬一千多畝,總投資逾百億元,將建設港口區、冷藏交易區、水産品精深加工區等八個功能區,並配套建設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區、海洋生物高新技術産業合作區、兩岸養殖合作區,對接兩岸遠洋捕撈合作、漁工合作、金融合作、旅遊合作、客貨直接通航五個支撐項目,建成園區面積最大、交易量最多、産業鏈最長、配套設施最完善、現代化水準最高的水産品集散中心。

  目前,該中心正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為項目招商落地創造條件。除了隴頭圍海造地工程外,日供水二萬噸的供水項目已完成工程初設;長七點五公里、總投資一點八六億元的疏港公路已通過福建省發改委立項審查;總投資一點九億元的三沙中心漁港有望十月通過國家農業部立項;隴頭三百噸級陸島交通碼頭已完成招投標,近期將動工建設;長四百九十二米的三沙一級漁港公路近期將完工。

  “雖然目前的基礎設施還跟不上,但我們一直在努力招商。”葉小舜説。自項目運作以來,該中心籌委會推出總投資二十四億元的十大重點招商項目,加強與臺灣、北京、上海等地重點客商的洽談,吸引客商前來投資興業。

  迄今,臺灣從南到北所有漁業協會都已組團前來考察洽談,據稱已有國內外及臺灣客商六十多批四百多人次前來考察。其中,臺商翁啟鏡先生已簽定合同,計劃投資二千七百萬美元建設三泰水産冷藏加工及貿易市場;有“世界漁頭”之稱的世界五百強企業中柏集團,已達成投資建設二點五萬噸冷庫的意向;中國水産協會已牽頭組織業內客商組成投資聯合體,搭建了運作集散中心冷藏、冷凍、交易市場和碼頭基礎設施項目的合作框架。

  霞浦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的建設引起了海內外漁業貿易、水産加工界的廣泛關注。為了儘快産生設立該中心的對臺政策效應,霞浦縣著力開展“先行先試”,在三沙古鎮港開闢年交易量達二十萬噸的臺灣水産品“零關稅”進口先試先行區,開闢小古鎮三千噸碼頭和大古鎮漁業碼頭為進境臺灣水産品先行先試作業碼頭;整合利用三沙臺貿商場,設立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先行先試區。

  葉小舜説,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的建設已經帶動了對台貿易的顯著增長。目前,八種臺灣水産品已在三沙正式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暫停了近五年的對臺漁工勞務輸出,今年一月啟動以來已從三沙口岸向八十七艘次臺輪派出漁工勞務四百二十八人次;今年前八個月,三沙進境臺灣水産品九千五百多噸,臺輪停靠五百五十艘次,外籍輪七艘,臺灣水産品輸入出現明顯增長勢頭。

  雖然才剛剛起步,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的效應卻已凸顯。三沙鎮鎮長蔡淑鈺看好該中心廣闊前景的同時也向記者坦言,加快建設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還需要進一步爭取政策的支援,大力先行先試;當務之急是儘快促成簽約項目落地建設。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董潔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