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5日電 首屆“海峽百姓論壇”近日在福州舉行,兩岸專家學者和各姓賢達從不同角度充分論證兩岸同根同源,一脈相承,血脈相連的歷史事實。《澳門日報》25日刊文指出“閩臺姓氏驚人相似”。
閩臺姓氏驚人相似
2006年初,中科院公佈了全國十大姓排序為: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
福建十大姓的排序是:陳、林、黃、張、吳、李、鄭、王、劉、蘇。而臺灣的“十大姓”中和福建有九個是相同的,連排序都驚人地相似,只有鄭姓被換成了蔡姓。
福建省的所有姓氏,臺灣基本都有,包括一些罕見的姓氏,如福建省比較罕見的粘姓,主要居住在泉州市區和南安、晉安、石獅一帶,總人口只有2640人,而臺灣也有粘姓,主要集中在彰化縣的鹿港鎭和福興鄉,約有6000余人。
福建大姓比比皆是
從“排行榜”看,福建的第一大姓陳在全國排到第五位,而第二大姓林則在第十六位,第三大姓黃也只排第八位。而在全國分別排第二十三位、四十一位的鄭、蘇兩姓,在福建則分別位列第七、十名;全國名列前四名的李、王、張、劉,在福建只排第六、八、四、九。
專家認為,這是由於福建在地理上遠離中原政治中心,幾乎不受中央政治動亂和戰火的波及。
臺灣的姓氏主要是從福建遷入,所以福建民間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的説法,而臺灣也有“陳林半天下,黃張排成山”的説法。
福建省各地大姓巨族比比皆是,而北方的村莊則是村裏多姓或雜姓。例如閩南惠安縣的峰崎一帶是何姓的天下,那裏有六七個行政村,幾十個自然村,數萬居民全都姓何;福州市閩侯著名的尚幹林氏,其祖先隨王審知兄弟入閩後,定居在尚幹,人口也達到數萬人。
中外交流落地生根
福建省不但有眾多的漢族和少數民族姓氏,而且還摻雜一些外國人的姓氏,主要是由到福建省定居的外國商人帶進來的。
宋元年間,大批外國人到泉州經商,他們取漢姓、用漢名。如晉江陳埭的“丁”姓,其始祖為賽典赤?贍思丁,是來自阿拉伯的貴族。而最著名的則是宋末元初泉州的蒲氏家族,其祖先也是阿拉伯人,南宋末年,蒲壽庚兄弟在泉州任官三十多年。
《福建史稿》一書考證,福州的薩氏也是由西域入居內地的,元代之後該姓氏官員輩出,近現代名人有海軍司令薩鎮冰等。
泉州的“世”姓,其祖先原是錫蘭國的王子,明朝時被其父派來中國朝貢,後錫蘭國內發生政變,他只好滯留泉州,並取“世”為姓。
福建還有少數民族姓氏,畬族有雷、藍、盤、鐘等,鐘姓則從閩南遷入;回族有蒲、田、時、賢、馬、蘭、常、丁,田、時、賢等姓自甘肅隴西一帶遷來。
[ 責任編輯:陽艷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