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客家學者:客家人是中華民族中很優秀的一支

2007年08月09日 13:4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八月八日,臺灣客家文化專家學者參觀福建龍岩學院,臺灣中國醫藥大學前院長王廷輔(前排左一)參觀龍岩學院時書贈:“有教無類”。 中新社發 鄭祚聲 攝

  中新社龍岩八月八日電 題:“我是客家子弟”

  ——臺灣客家專家學者閩西交流活動則記

  中新社記者 孫賢迅

  下田間、進土樓、訪農家、與學者座談,兩天來,以臺灣寶島客家廣播電臺董事長瘳運塘為團長的臺灣客家專家學者二十多人,驅車數百公里,奔走于閩西南崇山峻嶺,到閩西土樓尋找上祖居住發脈的蹤跡,深入了解客家祖地與閩臺客家關係,為兩岸客家文化暨“土樓文化”進一步交流與融合構築良好的互動平臺。

  客家人在千餘年的歷史中,由中原南遷到閩贛邊區又逐漸播遷入境澳臺,移居東南亞和世界各地,靠著勤勞、開拓、團結、熱誠的精神,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併為中國歷史發展和世界文明作出了傑出貢獻。

  奔走于雄偉壯觀的初溪土樓群,走進永定最大的土樓承啟樓細細觀賞,聆聽凝聚著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振成樓樓主暢述土樓精神,數十年來在臺灣一直從事客家運動並創辦《客家風雲》雜誌的臺灣“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員林一雄先生感慨萬千。他説,客家人是中華民族中非常艱苦的民族,客家先人在崇山峻嶺中建造的每一座土樓都滲透著客家人追求安居樂業、嚮往和平的精神,都是偉大的建築。

  廖運塘先生説,“我是客家子弟,客家人是中華民族中很優秀的一支,不管在多麼惡劣的條件下,都能適應環境,與不同種族和睦相處、生存發展,在過往的歷史中推動著中華文明的發展,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希望海峽兩岸在經濟發展中,注重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他透露,今天臺灣寶島客家廣播電臺與龍岩電視臺達成了合作意向,雙方將通過節目互換,把閩西的客家文化傳播給臺灣的客家運動,將臺灣客家人的生存、發展資訊傳遞給祖地人民。

  客家土樓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珍貴的的文化寶藏,它以恢宏壯闊和得天獨厚的文化內涵聞名世界,海內外絕大多數客家每人平均能在閩西土樓找到上祖居住發脈的蹤跡。土樓所表現出來的向心力、勻稱性以及血緣性聚居的特徵,繼承著儒家文化中注重優良品德,微言慎行,忠孝仁義,和睦相處,修行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光輝思想。

  土樓,是客家人從閩西南高山密林向中原故地深情回望的眼眸,是客家人寄託所有光榮與夢想的精神家園,是客家文化的象徵。走進土樓的臺灣鄉親找到了精神家園,找到了自己的根。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董潔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