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專家:增強兩岸同胞凝聚力 遏制“法理臺獨”

2007年01月31日 09:27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陳水扁糾集島內“臺獨”勢力,打著“臺灣主體性”的幌子,變本加厲地搞“去中國化”,更圖謀通過所謂“憲政改造”,把“臺灣法理獨立”的活動推向實質階段—— 
  
  12年前,江澤民發表了《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重要講話,就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若干重要問題提出了“八項主張”。兩年前,胡錦濤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臺盟和臺聯界委員時,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了“四點意見”。江澤民同志的“八項主張”和胡總書記的“四點意見”,是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指導我們對臺工作的綱領性文獻。

  過去的一年來,兩岸關係保持了和平穩定發展的勢頭,有利於遏制“臺獨”的積極因素增多。大陸方面繼續推動實施了一系列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新舉措,壓縮了陳水扁當局“臺獨”分裂活動的空間。無論是兩岸人員的交往和經濟文化的交流與合作,都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國際社會“一個中國”的框架進一步得到鞏固,絕大多數國家反對或不支援“臺獨”。大陸緊緊把握住了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

  臺海局勢愈加錯綜複雜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新的一年臺海局勢愈加錯綜複雜。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陳水扁糾集島內“臺獨”勢力,打著“臺灣主體性”的幌子,變本加厲地搞“去中國化”,更圖謀通過所謂“憲政改造”,把“臺灣法理獨立”的活動推向實質階段。種種跡象表明,陳水扁已經橫下一條心,打算鋌而走險,挑戰和破壞兩岸關係,製造新一波的臺海危機。因此,遏制“臺獨”仍然是當前海內外同胞的首要任務,而制止“法理臺獨”則是重中之重。

  必須看到,儘管臺灣當局領導人謀求“法理臺獨”活動升級,兩岸關係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但除少數“臺獨”分子外,兩岸絕大多數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都希望維持臺海局勢和平穩定,維持兩岸關係現狀仍然是臺灣民意主流,爭取臺海和平穩定、謀求兩岸合作發展、實現互惠雙贏是兩岸同胞的普遍願望,這是遏制“臺獨”分裂活動、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最基本因素。因此,團結廣大臺灣同胞,進一步增強兩岸同胞的凝聚力,已然成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時期內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重要方面。

  發揮中華文化整合功能

  兩岸同胞的凝聚力,是兩岸同胞之間的吸引力和黏合力。它建立在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認同和發展兩岸共同文化的理念基礎上,集中表現為兩岸同胞為實現中華民族團結振興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標而一致奮鬥的合作行為。“八項主張”第六點明確宣示:“中華各族兒女共同創造的五千年燦爛文化,始終是維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也是兩岸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祖國大陸的積極推動下,兩岸關係呈現由完全隔絕到緩和交流的良性互動局面,兩岸團體和人員往來日趨熱絡,臺商投資大陸和兩岸經貿不斷擴大,兩岸出版、文藝、文物、書畫、影視、藝術、歷史、法律、醫學、教育、新聞、體育、民俗、宗教等文化交流日益加強,交流品位提升,呈現活躍勢頭,維護了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增進了兩岸同胞感情,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礎。

  然而,由於臺灣當局以“臺灣主權觀念”對抗祖國大陸的“一國兩制”;在“臺灣主體意識”下拓展“臺獨”的社會基礎;欲借“憲改”實現“法理臺獨”;強調“根留臺灣”以遏制臺商投資大陸勢頭;製造“去中國化”以割斷兩岸文化臍帶……凡此種種在島內民眾中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後果。

  實現兩岸統一是中國國家發展和中華民族振興的客觀要求。不管臺灣問題最終如何解決,兩岸同胞的凝聚力都是非常重要的。這種凝聚力植根于中國優秀文化傳統,中華文化與民族凝聚力密不可分。應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與增強兩岸同胞凝聚力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中華文化的整合和情結功能,突出以民族精神為核心的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巨大作用,把它輻射到兩岸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要增強兩岸同胞凝聚力

  進一步增強兩岸同胞凝聚力,繼續貫徹江澤民同志關於現階段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和胡錦濤總書記關於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為此,我們要:

  一、繼續加強與臺灣反對“臺獨”和認同“九二共識”的政黨團體的交流與對話,加強與臺灣各階層民眾的交往,扎紮實實地做好臺灣人民的工作,落實惠及臺灣同胞的各項政策措施,把工作做得更加柔和細膩,不斷增強兩岸同胞的親和力。

  二、充分尊重臺灣人民當家做主的願望,採取積極措施化解他們對大陸的誤解和隔閡;切實維護臺灣同胞正當權益,使他們感受到兩岸和平穩定發展所帶來的實際利益;積累兩岸同胞更多共識。

  三、進一步深化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改善大陸投資環境,加強農業和金融領域合作,推動兩岸直航,實現客貨包機常態化便捷化,在直接“三通”上取得新的突破。

  四、進一步深化兩岸出版藝術、學術教育、新聞體育、民俗宗教等文化交流。改善交流環境,整合文化資源,增加資金投入,創新交流機制,拓寬交流領域;定期舉辦兩岸重要論壇和學術研討,加強專業人員互訪講學,提高兩岸學術水準;擴大兩岸校際之間交流互訪,互相承認學歷,為兩岸學生就讀提供方便;做好島內年輕人工作,讓他們了解和熟悉祖國大陸;增強兩岸同胞文化共識,包括共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和固有精神,鞏固兩岸共同文化根基。

  五、進一步增強祖國大陸經濟實力,縮小兩岸生活水準差距;發展先進文化,提高人民素質,擴大兩岸共同點;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以政治清明、廉潔高效、民主法制、社會和諧的良好形象增強臺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向心力。

  六、進一步增強一個中國現實的國際認同,堅持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基礎上發展中美關係,擴大共同利益,增進理解和互信;堅持在中日三個政治文件基礎上改善中日關係,堅決遏制日本右翼勢力插手臺灣問題;實施全方位外交,發展同各國友好交往互利合作,加強與東盟10國合作,推動中非戰略夥伴關係,鞏固與歐盟等互利合作關係,進一步壓縮“臺獨”活動空間,鞏固有利於實現中國國家完全統一的國際環境。

  七、進一步提高遏制“臺獨”的國防軍事實力,形成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主權完整的強大保證,促使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發展的方向前進。

  所有這些都是增強兩岸同胞凝聚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此勢必發揮出兩岸同胞凝聚力的整體效應,這對於反對“臺獨”、促進兩岸和平統一進程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

  (作者徐博東為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教授,婁傑為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文史所所長、教授)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