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美術館首次館際交流金秋時節在北京拉開帷幕

2006年09月15日 08:2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四日電 (記者 曾嘉)海峽兩岸美術交流在金秋時節結出新的成果,作為“兩岸城市藝術節——城市文化互訪系列(臺北周)”活動的重要項目,“臺灣美術發展一九五〇——二〇〇〇”大型展覽將於九月十六日在此間的中國美術館拉開帷幕,這是兩岸美術館首次實現館際交流,臺灣美術半個世紀的發展面貌也將一一呈現。

  記者從今天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此展由中華文化聯誼會和中國美術館主辦,同時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的積極籌組下,在臺北市文化局和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的鼎力支援下而得以成行。這是兩岸第一次美術館對美術館的活動,從籌備到舉行,僅用了不到九個月的時間。

  臺北市立美術館是臺灣地區深具影響力的現代型態美術館。在關注當代藝術的同時,臺北市立美術館還十分注重對現代美術史發展脈絡的梳理和研究,自二〇〇三年始,相繼策劃並舉辦了“長流——五十年代臺灣美術發展”、“前衛——六十年代臺灣美術發展”、“反思——七十年代臺灣美術發展”、“開新——八十年代臺灣美術發展”、“立異——九十年代臺灣美術發展”等特展,這一系列以十年為一單元的展覽呈現了二十世紀下半葉臺灣的美術發展面貌。

  “臺灣美術發展一九五〇——二〇〇〇”展即是在上述系列特展的基礎上,擷精萃華,選擇了一百一十一位代表性藝術家的一百二十一件作品,包括繪畫、雕塑、攝影、裝置、錄影藝術、行為藝術文件記錄等組成,這是迄今為止大陸最大規模的一次臺灣美術展示,其中既有大陸公眾熟悉的許多臺灣美術家的作品,又有以往兩岸美術交流中少見的臺灣美術多樣化面貌。

  臺北市文化局局長廖鹹浩表示,以往兩岸美術交流局限在個人或民間團體領域,此次實現館際間交流,將表現臺北市和北京市的文化樣貌,這將是兩岸文化交流歷史性的時刻。

  據悉,展期從本月十六日至十月十日。十月四日,中國美術館將攜帶大陸一百多位畫家的一百多幅代表性作品赴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館長范迪安表示,在臺北的展覽將表現一九七八年後大陸美術的發展脈絡。(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