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與兩岸大學生“談天説地”

2006年08月18日 08:3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七日電 題:林毅夫與兩岸大學生領袖“談天説地”

  作者 徐長安 胡毅然

  “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為什麼非要把臺灣和大陸割裂開來,説這是臺灣的天,那是大陸的天;我們常説要出頭天,為什麼就不能攜起手來,共同創造一個中華民族更大的天。”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十七日下午在北京大學為“首屆兩岸大學生領袖論壇”做專題報告,期間林毅夫連發兩問,從出頭天説到兩岸經貿交流,説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場兩岸大學生掌聲雷鳴。

  林毅夫以一句“親不親、一家人”開場,令臺下臺灣大學生倍感親切。而林毅夫也自吐心聲:“看到大家我真的很高興,感謝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舉辦的這個活動,給了我和你們交流的機會。”林毅夫生於臺灣宜蘭,對臺灣學子有著特殊的感情。這些年他在大陸專注于經濟學研究,早已是中國乃至世界著名的經濟學家。

  作為論壇的第一場專題講座,林毅夫主講《大陸經濟發展形勢與兩岸經貿關係走向》。在羅列了大量大陸經濟近年來突飛猛進的發展實例後,林毅夫將話題一轉,談到了兩岸經貿交流之於臺灣的重要意義。

  “臺灣經濟本來發展很好,但自一九九六年來,這種良好勢頭被人為破壞”,林毅夫認為臺灣要改變目前經濟不景氣的現狀,兩個問題必須解決:“必須儘快對現有産業進行升級;必須把過去有優勢、現在已經落後的産業轉移出去。”

  但無論是解決哪一個問題,大陸的作用都不容忽視。“升級産業結構,需要資金、土地、勞動力,而相對於把産業轉移到南亞,産業西進大陸顯然是最好的選擇。”林毅夫認為,大陸産業群密集,經濟環境好,臺灣轉移出來的産業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大陸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可以滿足。産業轉移後的資金可以回流臺灣進行島內産業結構升級,對島內經濟結構調整也大有裨益。

  臺灣大學學生林育瑾看到大陸的飛速發展,相比之下,對臺灣目前經濟發展憂心忡忡,向林毅夫求教“經濟發展路在何方”。

  林毅夫深情以告“大陸是臺灣人最大的機會”。在列舉了很多事實後林毅夫説:“臺灣在進行産業升級時,轉移到大陸的産業主要是組裝、加工,主要做下游産品,而上游産品的製造仍然可以放在臺灣,這樣不但轉移了島內的勞動密集型産業,釋放了勞動力,還活絡了島內資源佈局。”

  除了關心家國大事,臺灣的年輕人還把目光投向林毅夫本人。“林教授,您當年是在關鍵時刻做出了關鍵的抉擇,能不能告訴我們,在目前的關鍵時刻,我們年輕人應該做出什麼樣的抉擇?”臺灣科技大學學生江智安的問題很直接,林毅夫對答如流。

  “年輕人要把目光放長遠一些,我愛臺灣,也愛大陸,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子孫,不分彼此。”林毅夫回顧歷史,“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知識分子已經走到第六代,做為第六代知識分子,我和你們都是幸運的一代。祖國現在的發展讓我有理由相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是一個遙遠的夢,只要我們努力,就一定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她。”林毅夫用這句話與在場兩岸大學生領袖共勉。(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