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余光中:中華文化具向心力 文化“臺獨”絕無可能

2006年04月30日 08:42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4月30日電 島內著名詩人余光中在浙江表示,儘管當前臺灣當局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方面面臨著政治上“去中國化”的壓力,但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向心力,文化“臺獨”是絕無可能的。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年近八旬的余光中是應第二屆中華遊子文化節組委會的邀請,日前經香港轉機抵達德清的。這位以一首《鄉愁》感染億萬華人的“鄉愁詩人”説,鄉愁其實就是去國懷鄉、去鄉懷鄉的遊子情懷,而遊子情懷又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地理上的“懷鄉”,懷念故鄉的土地、大自然;另一方面則是人文、人倫意義上的“孺慕”,即懷念故鄉的鄉人、親人,尤其是父母。進一步放大來説,“懷鄉”是對整個民族國家的懷念,“孺慕”是對整個民族歷史文化的孺慕。

  余光中指出,假如一個民族的文化沒有向心力,那麼這個民族是肯定不夠持久的。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懷鄉”、“孺慕”情結形成了強烈的遊子文化,這種文化具有巨大的向心力,這使得中華民族的遊子無論是到了何方,都會對中華文化有遊子孺慕的心懷,任何朝代、任何地點都不會改變。

  他説,當前臺灣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上面臨著政治上“去中國化”的內在壓力,但政治是不可能完全擺脫文化的,兩岸文化一脈相承,不是説改變就能改變。例如島內民眾信奉的媽祖和春節、元宵、中秋等節慶都是中國傳統習俗,臺灣人到了大陸會感覺非常親切,即使是在號稱“綠色大本營”的高雄,大部分民眾都還是認同中國文化的。因此,“一刀不可以兩切”,文化“臺獨”絕無可能。

  余光中批評目前臺灣部分留學歸來的青年人患有嚴重的“西化幼稚病”,沒有學到西方真正的人文精髓,而只是機械地模倣西方人的語調和動作手勢等。他以文學大師錢鍾書為例説道,錢鍾書“西化”得很厲害,但其國學功底亦非常深厚。因此真正的“西化”是學習西方的人文精髓,絕非拋棄中華民族固有的文化傳統而簡單地機械模倣西方其他方面的內容。(賀鵬飛、李艷玲)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