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   正文

多地頻發“電梯吃人”事件 去年37人死於電梯

2015年07月29日 08:05:00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年輕媽媽向柳娟在湖北荊州726電梯事故中不幸離世,引起公眾對電梯安全的高度關注。據不完全統計,僅7月以來,全國發生4起“電梯吃人”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發生在各地的多起電梯“吃人事件”,拷問著公共安全。

  事故

  年輕夫妻陰陽兩隔

  7月26日是一個普通的週末。家住湖北省荊州市的張偉,與妻子向柳娟和將滿3歲的兒子來到位於荊州市沙市區北京中路189號的安良百貨商場。

  一家人在6樓逛了一會兒後,張偉夫妻商量,妻子帶兒子到七樓“轉一圈”,而張偉在六樓自動扶梯口附近的一家童裝店前等候。未承想,這竟是張偉夫妻的訣別。

  記者獲得的現場監控視頻顯示,向柳娟帶著兒子乘自動扶梯上樓,在最上端,電梯與樓面之間的蓋板在向女士踏上後,忽然出現翻轉,向柳娟被捲入縫隙之中。危急時刻,她奮力將兒子托舉出,孩子並未受傷。工作人員4小時才將其救出,但她已無生命體徵。

  27日晚,荊州市安監局局長、事故調查組組長陳觀鑫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其實事發前5分鐘,商場工作人員就已發現蓋板有鬆動翹起現象,但並未採取停梯檢修等應急措施。

  目前,荊州市已經成立了專項調查組,正在對事故的原因進行調查。調查初步分析認為,自動扶梯的前沿板與緊臨的蓋板之間連接鬆動,當事人踏在已鬆動翹起的蓋板最末端時蓋板發生翻轉。導致鬆動的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但已認定該事故屬於安全生産責任事故。

  向柳娟親屬表示,在相關情況全面查清以及責任認定結果明確之前,暫不考慮協商賠償等善後問題。

  質疑

  申龍電梯事故多發

  根據荊州市事故調查組通報,事故電梯出廠日期為2014年7月1日,並於2015年3月16日經湖北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檢測合格,然而在不到4個多月的時間,這部電動扶梯就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檢驗合格”是否準確?維護保養是否到位?諸多疑點待解。

  記者採訪了解到,荊州事故電梯的製造單位是江蘇蘇州申龍電梯股份有限公司。儘管申龍公司的官方網站上,稱其産品銷往全國各地,出口海外,曾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和明星企業等一系列榮譽,但在媒體報道的電梯事故中,申龍公司的名字多次出現。

  據媒體公開報道,今年6月湖南長沙“電梯故障女子從十九樓墜到負一樓”、2011年湖南瀏陽市步行街一超市內4歲男童被手扶電梯卡住身亡等事件,事故電梯均是由該公司生産製造。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電梯事故原因比較複雜,有可能是設備本身有品質問題,但也可能是維保的問題。

  記者多次致電蘇州申龍電梯股份有限公司官網顯示的號碼,但未有接聽。陳觀鑫表示,暫未確認電梯是否存在品質問題。目前,湖北省質監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暫停使用該公司製造的自動扶梯,並督促電梯使用單位會同製造單位、維保單位進行一次全面自查。

  多地頻發“電梯吃人”事件

  ●7月10日,在廣東廣州一娛樂場所,一名53歲男子在去上廁所時推開了電梯旁的一扇小門,結果墜入電梯井。第二天被發現時已沒有生命跡象。

  ●7月15日,遼寧瀋陽華陽國際大廈的電梯由27層向1層運作過程中發生滑落。事發後,12名人員不同程度受傷。

  ●7月26日,湖北荊州安良百貨商場六樓至七樓之間的自動扶梯突然發生事故,造成一名31歲的女士不幸身亡。

  ●7月27日,廣西梧州太陽廣場內,一名1歲男童的左臂捲入自動扶梯致殘。

  ■權威發佈

  去年37人死於電梯

  國家質檢總局官方網站的資訊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電梯總量已達360萬台,並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電梯保有量、年産量、年增長量均為世界第一,電梯安全事故卻時有發生。

  28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相關部門負責人。這位負責人表示,據統計,去年全國共發生49起電梯事故,死亡37人。

  根據對事故的分析,在死亡的37人中,18人是電梯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其餘是乘客。49起事故中,21起是違規使用造成,比如違規使用三角鑰匙4起,死亡4人;電梯故障後,乘客應在轎廂裏等待救援,但乘客違規扒開轎廂,9起事故死亡8人;由於設備本身造成的事故8起,多集中在制動器、扶梯驅動鏈條失效等。

  這位負責人表示,日常保養十分重要,按照規定應每15天維護保養一次,但目前維護保養市場受低價競爭影響,服務品質低下。

  北上廣老化電梯增多

  這位負責人同時表示,雖然事故概率並不算大,但電梯發生故障的情況比較頻繁。根據各地質檢系統已建立的96333電梯應急處置平臺資訊,今年上半年建成運作的11個城市共覆蓋了53萬台在用電梯,處置故障23000多起,平均每天解救乘客120多人。特別是,由於我國2003年以後新增加的電梯比較多,這些集中增加的電梯將集中老化。北、上、廣等地老化電梯持續增多,屆時安全風險會更大。

  “令人頭疼的是,老舊住宅電梯責任主體不明確,設備老化沒錢修理。”他説。

  全國隱患電梯11萬台

  今年初,質檢總局部署了電梯安全監管大會戰,對在用電梯進行排查,促使長效機制的建立。截至6月底,全國電梯使用和維護保養單位自查電梯共計236.9萬台,發現存在隱患的電梯11.1萬台。存在隱患的電梯中,已整改7.9萬台。下一步是重點督查階段,如果不能及時整改,將建立問題電梯檔案,督促及時整改。對無法整改的由政府掛牌督辦。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北京晨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