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   正文

中石化為“油價高”喊冤 稱誰是冤大頭你懂的

2015年03月24日 08:14: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暴跌,這導致中石化週日晚間發佈的年度財報出現了2009年以來首次營收負增長,凈利潤同比下降近三成。與此同時,一篇關於油價的帖子引發網友熱議,2008年到2015年,國際油價分別處於超過140美元的高點和40多美元的低谷。而國內的汽油每升價格都是六塊多。對此,中石化以中歐油價對比為“中國油價高”喊冤。

  為“中國油價高”兩度喊冤

  週日晚間,中石化發佈2014年年度財報。數據顯示,出現了2009年以來首次營收負增長。

  歸屬於本公司股東凈利潤為人民幣474.30億元,同比下降29.4%。

  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公司需要消化高成本的庫存,煉油毛利被大幅壓縮,這拖累了業績。

  國際油價暴跌,國內油價不斷下調,在影響中石化經營業績的同時,也讓其背負著“怨言”。

  上週末,這樣一則帖子在網友間熱烈轉發。“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七年前,2008年的今天,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中國油價每升6.3元。2015年的今天,國際油價每桶43美元,中國油價仍然是6.3元人民幣。”

  中石化官方微博上週六用中國和歐盟的油價對比回應“喊冤”,以此闡述無論國際油價高低,中國的油價始終比歐盟低得多。“今天,國際原油每桶43美元,歐盟每升約9.1元,中國每升6.3元。七年前,因中國經濟形勢及各方壓力,壓縮國內成品油調價幅度,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歐盟每升約14.8元,而中國每升僅為6.3元。誰是‘冤大頭’,你懂的。”

  昨日,中石化官微再次發佈微博,展示了全世界多個國家的本月油價。其中,石油出産國委內瑞拉0.02美元/升,美國0.71美元/升,日本1.13美元/升,英國1.67美元/升,中國香港1.92美元/升。與此同時,中國的價格為1.08美元/升,處於中間值。

  到底誰是冤大頭?

  七年前的2008年,因中國經濟形勢及各方壓力,國家壓縮了國內成品油調價幅度,同時中國石化也于當年獲得了503.42億元的政府補助。中石化在該年報中稱,該等政府補助是為了彌補有關境內成品油價格和原油價格倒挂,以及本集團採取措施滿足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應,而于相應年度中産生的虧損。

  從昨日中石化官微的數據分析,中國油價並不算“貴”。但有業內人士立刻撰文指出,挪威一加侖汽油的價格只佔挪威人一天工資的3%,而中國一加侖汽油價格約佔其人日均收入的30%。該觀點認為,如果按照每人平均購買力,中國油價就是貴。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對記者表示,七年之間,針對油品的稅費有過多次變動,無法就七年前的油價跟現在的油價直接進行對比。特別是去年到目前,連續上漲三次的消費稅,對油價的影響很大。

  林伯強認為,成品油的成本包括三個環節,上游生産或進口、煉化以及銷售。現在進口原油時的成本大幅減少,其他的生産及銷售環節的成本並沒有減少,甚至有所上漲。(記者趙嘉妮)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新京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