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24日訪問印度,雙方簽下價值近30億美元的巨額軍售合同。這讓兩國此次“從外太空到海底”的其他協議都黯然失色。但如果看看印度的軍購計劃,這一數字甚至不值一提。英國路透社稱,未來10年印度打算投入1000億美元升級裝備。有俄專家說,印度這個“全球最慷慨武器進口者”正警惕地盯著中國。就在1天前,俄媒報道稱,俄羅斯為越南建造的首艘潛艇已經下水試航。先後向兩個同中國有領土爭端的國家大售軍火,俄羅斯的動機不免被人猜測:是宣示存在,還是對抗中國?但在更多世界媒體看來,這是軍火傳統大國俄羅斯對西方擠壓的“收復失地”之戰。中俄關係史研究會副會長王海運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俄對印越售武有可能助長周邊國家挑戰中國利益的氣焰,在這一問題上莫斯科對中國支持不足,但這與美國重返亞洲的本質並不相同。中國學者張樹華說,軍工集團是俄羅斯復雜外交的因素之一,中俄之間有足夠多的政治互信。
俄印簽下巨額軍火合同
“等著看吧,我們要簽署從外太空到海底的各種協議,天空絕不是界限。”在普京啟程前,俄羅斯駐印度大使卡達金曾這樣高調預告此行的成果。英國廣播公司(BBC)24日報道說,這是普京再次擔任總統以來首次訪問南亞,在新德里停留的一天中,他和印度總理辛格舉行了會晤,討論包括能源、投資、軍事技術合作和一係列重要國際問題。普京在《印度教徒報》撰文稱,俄印兩國軍事合作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被卡達金稱為“涵蓋人類活動方方面面的一係列協議”中,最受媒體關注的正是那張數額巨大的軍售合同。俄羅斯《新消息報》報道稱,雙方簽訂向印度提供42架“蘇-30MKI”多用途戰機的全套技術供應合同,以及印度增購約71架米-17B-5型直升機。這項包括先進戰機和飛機引擎的協議總價值超過29億美元。普京在會談時對辛格說:“我們特別驕傲的是軍事技術合作,我們在這個領域的規模很大,問題甚至不在于規模,而在于信任的關係。”法蘭西24電視臺評論稱,印度真不愧是全球最慷慨的武器進口國。
“印度正警惕地注視著張揚的亞洲競爭對手中國”,俄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主任普霍夫對俄軍工新聞網這樣解讀印度的大手筆。英國路透社說,印度計劃未來10年投入約1000億美元,升級其大部分蘇聯時代的軍事裝備。作為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印度正尋求與其經濟實力相匹配的軍事實力。法國財經網稱,印度也希望借此向俄羅斯示好,換取對方對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重要支持。
“印度需要武器,以便能對抗巴基斯坦和中國的軍事崛起。而俄羅斯也需要在該地區表明自己的存在。”德國新聞電視臺24日這樣評論說。德國國際和安全事務研究所俄羅斯問題專家瑪格麗特·克萊因認為,“俄羅斯比任何國家都需要印度,因為印度是對抗中國影響力的最重要力量”。路透社評論稱,莫斯科同北京擁有溫暖的政治關係——中國既是俄羅斯對抗美國的盟友,也是其天然氣的主要消費國。但對于這個有著10倍人口且發展迅速的鄰國,莫斯科謹慎提防。
不過在更多媒體看來,俄羅斯的真正壓力來自西方。美聯社報道說,自冷戰時期以來,莫斯科就是新德里的主要武器供應商。雖然現在它仍坐在這一買賣的頭把交椅上,但最近莫斯科多個數十億美元的合同都輸給了美國、法國、以色列等西方武器制造商。紐約每日新聞網稱,上個月,印度在一單大飛機合同中選擇了波音而非俄羅斯的米里之後,莫斯科再難掩飾擔心。俄羅斯將普京此行視為“收復失地”的機會。法蘭西24電視臺評論說,俄印雙邊貿易額2012年有望達到100億美元,普京希望在3年內再翻一番,軍火貿易能否更上一層樓是實現該目標的關鍵。
但這番努力可能不會一帆風順。路透社評論說,隨著俄羅斯近來努力改善與巴基斯坦的關係,俄印可以追溯到蘇聯時期的熱烈關係已變得復雜化。“回去吧,普京先生,印度不歡迎你!”印度智庫“逆流”網站的標題簡單而直接。該文稱,由于低效協議和延遲交付問題,俄羅斯給印度帶來巨大經濟損失。俄政府2008年同印度簽署價值10億美元協議,升級印度空軍69架米格-29戰機,但俄羅斯推遲3年之後才交付了3架。2004年,印度同俄羅斯簽署協議購買“戈爾什科夫”號航母也遭此命運。最初9.47億美元的協議金額已經翻了一番漲至29億美元,目前預計2013年底才能交付。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