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消息稱美國校園槍手殺人為向母親證明自己

2012年12月17日 14:36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轉發 打印

  事實上,南希確實這麼做了,媒體報道證實亞當在10年級的時候被母親從學校接回家接受家庭教育。而此前有媒體表示,南希是一個槍支愛好者,很喜歡收藏槍支,南希曾多次指導亞當如何使用槍支並射擊。

  這是令人心碎的一天,我希望每個人都能與我們的心和祈禱同在,這也包括槍手的家庭,我女兒艾米麗在生前肯定是第一個站出來幫助遇害的孩子的,這都是因為她與生俱來的天性。

  遇害女童艾米麗·帕克父親

  我現在正在和噩夢搏鬥,我和她媽媽、哥哥和爺爺奶奶是那麼想她,我們是那麼的需要她,但是她卻去了天堂。我愛你,我的小寶貝。

  遇害女童安·馬爾格斯·格林父親

  據美國媒體16日報道,奧巴馬將于當天飛抵康涅狄格州紐頓鎮,參加為14日槍擊死難者舉辦的守靈活動,同時奧巴馬表示採取合適措施推行禁槍。

  奧巴馬可能適度推行禁槍

  奧巴馬計劃于當地時間晚七點抵達紐頓鎮,參加為槍擊案死難者舉辦的守靈活動,並對受害人家屬發表講話。按照計劃,在抵達後,奧巴馬將首先與受害者家屬們進行私下見面會談。隨後將在桑迪胡克小學舉行悼念守靈活動的現場發表公開講話。

  這是他總統任期上第四次因槍擊案而前往出事地。美國媒體認為,鑒于奧巴馬在本次槍擊案後表示將採取“有意義行動”,奧巴馬似乎準備向美國持槍法案發起攻勢。但是在過去數年中,公眾對于“禁槍”多數持反對意見。同時白宮表示,雖然奧巴馬對禁槍持支持態度,但不會強迫國會做出反應。

  15日,美國康涅狄格州警方公布了該州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遇害者名單。遇害者中的6名成人全部是女性,20名兒童中包括8名男童和12名女童,年齡為6至7歲。

  槍擊案發生後,法醫團隊在學校外設立臨時停屍房,確定死因、拍攝死者照片和面部照片。最後,警方只允許家長通過面部照片辨認遇害孩子,防止他們看到遺體慘狀後情緒失控。

  家屬深切懷念遇害兒童

  一位不幸去世的女孩安·馬爾格斯·格林2個月前剛與家人從加拿大搬到紐頓鎮。她的父親在社交網絡上表達了悲痛的心情。

  “失去凱瑟琳讓我們一下子陷入震驚中,我們全家都在為我們美麗的女兒祈禱,”遇害女童凱瑟琳·哈波爾德的父母說:“我們期望你們也為我們的女兒和在這場悲劇中失去至親的其余家庭祈禱。”

  調皮的小男孩切斯·卡沃斯基總是喜歡在外邊玩,最喜歡做的就是在後院騎單車,向隔壁家凱文·格瑞姆斯吹牛說自己將來會拿到三項全能的冠軍。“再也找不出比他還聰明的孩子了。”格瑞姆斯說。

  六歲的傑西·里維斯早上最喜歡去隔壁餐館吃三明治配熱巧克力,而周五早上是他最後的早餐。餐館老板表示:“傑西是一個很有活力的孩子,他總是滔滔不絕的。”傑西的家長說傑西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對生活充滿向往,很喜歡動物,家里正打算讓他去學習騎馬。 (韓旭陽)

  【調查】

  美國康涅狄格州警方15日公布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遇害者名單以及調查進展。相繼浮出水面的細節比外界一天前所獲知更加驚人:遇害學生最大只有7歲,遭槍手用半自動步槍近距離開槍打死,所有人身中數槍。警方說,已經掌握“非常有用證據”,期望借此推斷槍手行兇動機。

  1 受害者最多身中11槍

  根據先前調查,槍手進入校園後用手槍對受害人開槍,警方還發現一支半自動步槍。15日公布的細節則展現了更加殘酷的犯罪畫面:槍手強行進入學校,用經常出現在戰場的半自動步槍,在一年級教室內連續近距離射擊教師和孩子。

  驗屍官卡弗公布驗屍結果時情緒略顯激動,稱遇害者所受槍傷均具“破壞性”,幾乎所有遇害者身上的槍傷由“同一長槍”造成,所有人都身中數槍,其中一人身中11槍。

  卡弗說,“我幹(驗屍)這一行幾十年,理智程度或許不是普通人能比,但這可能是我所見過的最糟糕場景……我只驗了7具屍體,遇害者每人身中3槍到11槍。”

  2 警方掌握重要目擊證詞

  康涅狄格州警察部門主管保羅·萬斯15日說,警方已經搜集到“一些非常有用的證據”,用以判斷槍手行兇動機。

  “我們在犯罪現場的調查人員……在調查中獲得一些非常有用證據,希望能借此還原整個(犯罪)畫面。”萬斯說,但他拒絕就“證據”作進一步解釋。

  萬斯說,槍手擊中的受害人中,只有一名校方工作人員幸存,她的目擊證詞將“至關重要”。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執法部門官員透露,調查人員沒有在現場找到有兇手留言的紙條。另一名執法部門官員說,槍手蘭扎與母親生活在一起。 (徐超)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艷艷 ]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