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辛格和國大黨總書記拉胡爾·甘地(資料圖)
10月28日,由印度國大黨領導的團結進步聯盟政府完成一次大規模內閣改組,有22名新部長上任,另有20多名部長職位被調整。以80歲高齡的外交部長克里希納為首的5位資深部長退位讓賢,使政府可以引進更多年輕面孔。如此一來,內閣成員平均年齡下降不少。
內閣變化很大
印度內閣的此次舉動被視為新老更替的大變動。克里希納26日在遞交辭呈時說道,“辭職是為讓更多年輕人加入內閣,年輕人必須承擔責任。我認為,現在應該讓出位子。”
在這次內閣改組行動中,印度政府同時調整了7名部長,調整或新增了15名初級部長。
受多方面壓力
辛格政府此番改組,不僅是為飽受腐敗醜聞困擾的國大黨轉變形象,更是為擺平各派政治勢力、贏得下一屆大選鋪路。
新德里媒體中心主席勞務指出,辛格這次內閣重組至為關鍵,他希望可以組織一個能迎戰下屆大選的團隊。為了給內閣注入更多活力,他引進了更多年輕和新鮮面孔。
總理辛格為了重振國大黨領導的聯合政府的聲譽,近月來宣布了一係列的經濟社會改革措施,但這一連串革新政策不單遭到反對黨的抵制,還引發聯合政府中的草根國大黨的不滿。為了獲得足夠的支持率,辛格政府不得不從內閣入手,示以正面的形象。
近期印度內閣飽受貪污醜聞困擾,關鍵盟友的退出也給執政聯盟不小的打擊。內閣改組前,旅遊部長蘇博德·坎特·薩海卷入一起國有煤礦遭賤賣的醜聞,向辛格遞交辭呈。改組內閣是辛格向選民證明本屆政府沒有腐壞的最後機會。此次重組內閣,是要改變政府形象,為18個月後的印度全國大選鋪路。
未來政治走向
除此之外,政府為了改變內閣的“老人”形象,此次改組增添更多年輕男女部長。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人事調整是政府改革的重要舉措,以便在明年的11個州選舉前,擺脫政府貪污和懈怠的指控。
不過,有專家指出,此次內閣改組似乎為時已晚,一時間恐怕難以對擺脫腐敗醜聞、解決政治癱瘓等問題產生實質性效果。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