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周永生:日本政治急速右傾化 緊鑼密鼓擴軍備戰

2012年10月22日 10:4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冷戰結束以後,日本社會思潮逐漸右轉,不僅左派政黨和左派人士在日本社會的政治影響力日趨下降,而且,一些左派政治黨派和左派人士也追隨日本社會右轉的大潮而改變既有政策和主張;無論是在日本政壇、輿論,還是社會思想意識中,右派勢力普遍得勢。牽制右傾化的社會力量日趨減少。左派的民主黨在執政以後,嚴重的右傾化政策表現成為日本社會最近兩年來右傾化的集中反映。在野田內閣的主導下,日本政治、社會的主要右傾化現象和特點如下:

  1.大肆渲染外來威脅,緊鑼密鼓擴軍備戰

  野田首相自從問鼎首相寶座以後,很快就表現出了一種對抗性的色彩。在到日本航空自衛隊基地視察時,他要求自衛隊做好戰爭準備,引用中國古代經典,所謂“好戰必亡,忘戰必危”,故意渲染中國和朝鮮等國家的威脅。這並非是野田首相一個人的看法,而是代表了日本民主黨、自民黨等日本朝野右派政治家對於中俄朝韓等國家和日本所處態勢的基本政治判斷。

  (1)2012年6月,日本國會通過了有關外太空可以進行軍事開發法案的修訂,通過《獨立行政法人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法》修正案,刪除原法案中太空開發“限于和平目的”的條文,從而使其可以進行防衛研究,並將日本的太空開發成果應用於軍事領域,為日本研製太空偵查和太空防禦、太空武器奠定了法律基礎。(2)加緊武器研發、製造、採購、增兵。日本加快先進武器的研製與採購,加速“心神”新一代作戰飛機的自主研發,繼續建造直升機航母,開始對F-35的大規模採購、繼續生産直升機航母;開始進口美國的海軍陸戰隊進攻性裝備。包括水路兩棲坦克、兩棲登陸艦等。(3)繼續推進在西南地區島嶼的增兵、駐軍並強化對東海的監控。原來計劃在2015年完成在與那國島電子監視部隊的部署,估計將提前完成部署。(4)不斷舉行包括“奪島”演習在在內的各種軍事演習和訓練。2011年11月日本自衛隊在日本西南島嶼舉行的奪島軍演中,以中國為假想敵,將日本陸上自衛隊最精銳部隊——第七師團——使用高速客貨兩用渡輪從北海道相隔3000多公里大規模運送90式主戰坦克趕往九州大分縣參戰。利用坦克重裝部隊參與美日聯合軍演與訓練。(5)謀求建立海軍陸戰隊。日本防衛省從2012年開始從各部隊抽調2000名自衛隊員,組建成一支“離島防衛部隊”。2012年,開始在關島——天寧島(提尼安島)進行培訓海軍陸戰隊官兵的訓練,為以後可能建立海軍陸戰隊兵種和同中國的奪島戰爭做準備。防衛省已經積極準備預算,採購武裝海軍陸戰隊的裝備,包括水路兩棲坦克、大型登陸艦等,尋求以打擦邊球的方式組建一支“準海軍陸戰隊”。

  2.領土擴張野心勃勃,強硬對抗色彩日益濃厚

  2012年,日本在對韓國、中國的領土爭端中採取了強硬對抗的政策。而對俄國的領土爭端相對低調,因為內心懼怕俄國的強悍應對而不敢逞強。在對韓國和中國的領土爭端中則採取強力爭奪的姿態和政策。特別是不顧中國的多次抗議和交涉,于2012年9月11日實現了“購島”,表明日本在爭議領土問題上的右傾對抗色彩。

  這一加強對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侵害的“國有化”政策最終能夠落實,説明日本政府在本國私利和一部分主張同中國爭奪狹隘選民的支援下,開始走向不惜同中國長期對抗的道路。而在與中國對抗的同時,日本政府並沒有放鬆繼續同韓國爭奪獨島(日本稱“竹島”)的政策。反映出日本要擴張本國領土的野心並不滿足於同中國爭奪釣魚島,而只要存在可能性,對屬於美國主導大同盟框架下的韓國也毫不手軟的爭奪姿態。但唯獨不敢對俄國採取過於強硬的政策,這表現了日本右傾化的國際政策取向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崇尚歐美強大和先進的國家,而蔑視亞洲國家的殖民政策的痕跡與烙印。

  無論是執政的民主黨,還是在野的自民黨,日本國內的政客們正努力將國內民眾對日本政治的不滿誘導成為對中國的不滿,以便在這種矛盾轉移中讓本黨和自身漁利。這和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由於國內經濟問題嚴峻,農民和市民普遍不滿,而使日本軍部和政府願意通過對外侵略戰爭的方式外引其國內矛盾。

  野田首相在7月26日日本眾議院的諮詢會議上表示,當釣魚島發生鄰國的非法行為,包括必要時出動自衛隊在內,將堅決應對。森本敏防衛大臣也表示,假如出現海上保安廳和警方無法應對的情況,自衛隊的行動得到法律支援,這樣並非意味既有方針發生變化,而是依照法律框架,採取理所當然的措施。

  9月12日下午,在日本記者俱樂部舉行的日本民主黨新一輪黨首競選者記者會上,野田宣稱,在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方針後,將“舉全國之力強化對島嶼及其附近海域的警備”。表現出強力對抗的姿態。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