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日本政府的“迷失”與“忘義”

2012年10月15日 12:07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字號:       轉發 列印

  野田政府對國際政治的無知、國際關係常識的匱乏、對中日關係史的蔑視,著實令世人憂慮。

  野田政府“購島”鬧劇,既脫離了中日經濟關係史的軌道,也偏離了中日政治關係史的方向,嚴重背離了和平合作、互利共贏的時代大潮,既反映了其“政治迷失”,也堪稱“經濟忘義”,無疑是對日本國民、企業,乃至地區利益的踐踏。其對國際政治的無知、國際關係常識的匱乏、對中日關係史的蔑視,著實令世人憂慮。

  冷戰堅冰期: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時任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中日建交的動因在於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發表的兩個聲明。

  一是1971年6月,尼克松突然發表聲明,要訪問北京,在冷戰堅冰時期這一舉動對國際政治構成強大衝擊,由此,國際政治格局事實上從“兩極對立”演變為“中美蘇大三角”,中國的國際政治地位提升,日本在美國主導的同盟體系中作用下降,其亞洲影響力遭到削弱。

  二是1971年8月,尼克松發表聲明,廢止“黃金美元固定價格關係”,事實上否定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固定匯率制”基礎,從此國際貨幣體制的匯率決定機制演變為美元主導的自由浮動匯率制。戰後美國“賜予”日本的“1美元=360日元”的優惠匯率不再成立,日本經濟進入“沒有航海圖的時代”,由此也給日美貿易貨幣關係埋下了摩擦對立的種子。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