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國作家莫言折桂諾貝爾文學獎,這也是中國作家首獲此獎。消息如石子投水,激起一波波來自海外媒體和民眾的回聲。
世界最大書展刮起“莫言”旋風
在世界最大圖書博覽會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莫言獲獎了!”消息如旋風般刮過,與他相關的人和物迅即成為關注和打聽的對象。莫言沒去書展,其作品《檀香刑》的德語版譯者、德國人白嘉琳意外成了當天的“明星”:
“人們一下子就涌過來了,都圍著我採訪,都不知道怎麼應付了!”
白嘉琳所屬德國出版社的展臺上,《檀香刑》德語版瞬間成了搶手貨,德國記者鄭重地把幾本《檀香刑》擺好造型拍照。
出版莫言作品的德國出版社都很興奮,大概不僅為商業利益,也為自家的“慧眼”,這包括定于明春出版莫言長篇《蛙》的一家出版社。有一家出版了《紅高粱家族》等4部莫言作品的出版社,很“應景”地立刻張貼出莫言肖像。
書展主席博斯也成為記者尋找的對象,因為他在中國為主賓國的2009年書展上曾表示,在很多西方評論家眼中,莫言是有希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文學愛好者措恩女士向中國記者表示祝賀,還說莫言獲獎激發了她對中國和中國文學的興趣。
[ 責任編輯:張曉靜 ]